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西藏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1-23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3-3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3-27页 |
2.1.1 人力资本 | 第23-24页 |
2.1.2 人力资本存量 | 第24-26页 |
2.1.3 经济增长的界定与测度 | 第26-27页 |
2.2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 第27-29页 |
2.2.1 教育与培训 | 第27页 |
2.2.2 医疗保健 | 第27页 |
2.2.3 人口迁移 | 第27-28页 |
2.2.4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 第28页 |
2.2.5 干中学 | 第28-29页 |
2.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西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31-40页 |
3.1 西藏人力资本现状 | 第31-36页 |
3.1.1 西藏人口数量和结构 | 第31-32页 |
3.1.2 西藏人力资本水平现状 | 第32-36页 |
3.2 西藏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36-40页 |
3.2.1 西藏国民经济产值分析 | 第36-38页 |
3.2.2 西藏产业结构特征 | 第38页 |
3.2.3 西藏固定资产投资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3.2.4 西藏财政收支现状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西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4.1 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经典模型简介 | 第40-42页 |
4.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第40页 |
4.1.2 卢卡斯外部性模型 | 第40-41页 |
4.1.3 本文使用的计量模型 | 第41-42页 |
4.2 变量与数据选取说明 | 第42-43页 |
4.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西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5.1 .依靠物资资本存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导致了人力资本开发不足 | 第45-48页 |
5.1.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教育结构不合理 | 第45-46页 |
5.1.2 职业教育发展相对不足 | 第46页 |
5.1.3 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与人才引进困难 | 第46-47页 |
5.1.4 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47-48页 |
5.2 劳动力传统就业思想与生产观念阻碍了西藏人力资本的积累 | 第48-50页 |
5.2.1 西藏籍大学毕业生单一的“就业观” | 第48-49页 |
5.2.2 政府官员错位的政绩观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提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6.1 重视教育,全面挖掘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实力 | 第50-52页 |
6.1.1 加大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力度投资,大力培养中高端人才 | 第50-51页 |
6.1.2 调整高层次劳动力内部结构,大力培养适用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 第51页 |
6.1.3 大力发展正规的职业教育 | 第51-52页 |
6.2 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从只重视设备更替转到同时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层面 | 第52-53页 |
6.3 促进西藏产业升级,释放创业创新潜能,引导人才分流,拓宽就业渠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