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黄土塬区旱作春玉米蒸腾与农田蒸散过程及其对地膜覆盖的响应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6-28页
        1.2.1 作物蒸腾的研究第16-21页
        1.2.2 玉米蒸腾与蒸散比例的研究概况第21-23页
        1.2.3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过程、蒸腾蒸散、水热效应及WUE的影响研究第23-26页
        1.2.4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的研究第26-28页
        1.2.5 问题第2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8-31页
        1.3.1 研究内容第28-30页
        1.3.2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第31-42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31-32页
    2.2 试验设计第32-34页
        2.2.1 盆栽试验第32-33页
        2.2.2 大田试验第33-34页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4-42页
        2.3.1 单株玉米茎流量第34-36页
        2.3.2 盆栽玉米蒸腾量第36页
        2.3.3 包裹式茎流计的标定第36-38页
        2.3.4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第38页
        2.3.5 农田蒸散量第38-39页
        2.3.6 叶水势和土壤水势第39-40页
        2.3.7 土壤温度第40页
        2.3.8 作物生长指标及产量第40-41页
        2.3.9 水分利用效率(WUE)第41页
        2.3.10 气象数据第41页
        2.3.11 数据处理第41-42页
第三章 玉米蒸腾特征及其与农田蒸散的比例关系第42-52页
    3.1 玉米蒸腾的时程变化第42-44页
    3.2 玉米蒸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44-46页
    3.3 玉米蒸腾与农田蒸散的比例关系第46-47页
    3.4 T/ET与LAI的关系第47-48页
    3.5 产量和WUE第48-49页
    3.6 讨论和小结第49-52页
第四章 地膜覆盖对玉米蒸腾特征及其与农田蒸散比例关系的影响第52-67页
    4.1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第52-54页
        4.1.1 地膜覆盖对玉米出苗率和生育期的影响第52页
        4.1.2 地膜覆盖对玉米株高、LAI和生物量的影响第52-54页
    4.2 地膜覆盖对玉米蒸腾时程变化的影响第54-56页
    4.3 地膜覆盖对玉米蒸腾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影响第56-58页
    4.4 地膜覆盖对玉米蒸腾与农田蒸散的比例关系的影响第58-59页
    4.5 地膜覆盖对T/ET与LAI关系的影响第59-60页
    4.6 与康绍忠T/ET公式计算结果比较第60-61页
    4.7 地膜覆盖对产量及WUE的影响第61-63页
    4.8 讨论和小结第63-67页
第五章 地膜覆盖下玉米田土壤水热效应及其与蒸腾蒸散的关系第67-83页
    5.1 土壤温度第67-72页
        5.1.1 土壤温度的日际变化第67-69页
        5.1.2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第69-72页
    5.2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第72-79页
        5.2.1 土壤贮水量第72-74页
        5.2.2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第74-79页
    5.3 T/ET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关系第79-80页
    5.4 讨论和小结第80-83页
第六章 土壤—春玉米系统水分运移的研究第83-90页
    6.1 土壤—春玉米系统水分运移的研究第83-84页
        6.1.1 盆栽试验第83页
        6.1.2 非稳态水流阻力、水容及时间“常数”的计算方法第83-84页
    6.2 叶水势和土壤水势的日变化第84-85页
    6.3 玉米蒸腾的日变化第85-86页
    6.4 土壤—玉米系统水分运移变化规律第86-87页
    6.5 讨论和小结第87-90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0-94页
    7.1 主要结论第90-92页
    7.2 创新点第92页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作者简介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耐盐种质的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发掘
下一篇:脲酶抑制剂减少氮肥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