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类型的金属腐蚀论文

火灾烟气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和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2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21-22页
    1.2 前人研究工作第22-30页
        1.2.1 不同燃料产生的烟气的腐蚀性第22-25页
        1.2.2 烟气对金属的腐蚀的影响因素第25-28页
        1.2.3 不同金属在烟气中的腐蚀特性第28-30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30-31页
    1.4 论文大纲第31-3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和测量方法第33-55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前人测试方法第33-43页
        2.2.1 辐射炉测试方法(ASTM E05.21.70)第34-36页
        2.2.2 CNET测试法第36-38页
        2.2.3 改良DIN测试法第38-40页
        2.2.4 锥形腐蚀检定计测试方法(ASTM D09.21.04)第40-42页
        2.2.5 对比第42-43页
    2.3 试验装置第43-47页
        2.3.1 气流供应第44页
        2.3.2 管式炉第44页
        2.3.3 腐蚀箱第44页
        2.3.4 测量系统第44-47页
    2.4 实验材料第47-50页
    2.5 实验工况设计第50-51页
    2.6 实验步骤第51-53页
        2.6.1 准备工作第51页
        2.6.2 实验操作第51页
        2.6.3 测量第51-53页
    2.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PVC烟气对6061铝合金的腐蚀作用研究第55-75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质量损失第55-63页
        3.2.1 烟气浓度的影响第56-58页
        3.2.2 相对湿度的影响第58-60页
        3.2.3 温度的影响第60-63页
        3.2.4 质量损失评估模型第63页
    3.3 光学显微镜下的表面形貌第63-65页
    3.4 SEM/EDS腐蚀特性表征第65-68页
    3.5 XPS腐蚀产物分析第68-71页
    3.6 6061铝合金在PVC烟气下的腐蚀机理第71-72页
    3.7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4章 PVC烟气对304不锈钢的腐蚀作用研究第75-95页
    4.1 引言第75页
    4.2 质量损失第75-82页
        4.2.1 烟气浓度的影响第75-77页
        4.2.2 相对湿度的影响第77-79页
        4.2.3 温度的影响第79-81页
        4.2.4 质量损失评估模型第81-82页
    4.3 光学显微镜下的表面形貌第82-85页
    4.4 SEM/EDS腐蚀特性表征第85-87页
    4.5 XPS腐蚀产物分析第87-90页
    4.6 304不锈钢在PVC烟气下的腐蚀机理第90-91页
    4.7 304不锈钢和6061铝合金之间的对比第91-92页
    4.8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5章 PVC烟气对1010碳钢的腐蚀作用研究第95-111页
    5.1 引言第95页
    5.2 质量损失第95-102页
        5.2.1 烟气浓度的影响第95-97页
        5.2.2 相对湿度的影响第97-99页
        5.2.3 温度的影响第99-101页
        5.2.4 质量损失评估模型第101-102页
    5.3 光学显微镜下的表面形貌第102-103页
    5.4 SEM/EDS腐蚀特性表征第103-105页
    5.5 XPS腐蚀产物分析第105-107页
    5.6 1010碳钢在PVC烟气下的腐蚀机理第107-108页
    5.7 本章小结第108-111页
第6章 金属腐蚀程度评估模型和工业厂房实际火灾现场勘测之间的比较第111-127页
    6.1 引言第111页
    6.2 腐蚀程度评估模型第111-113页
    6.3 工业火灾后金属腐蚀的现场调查第113-124页
        6.3.1 火灾背景信息第113-116页
        6.3.2 采样和测量第116-117页
        6.3.3 结果和讨论第117-124页
    6.4 评估模型分析和现场勘测结果的比较第124-125页
    6.5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131页
    7.1 结论第127-129页
    7.2 本文创新点第129页
    7.3 研究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9页
致谢第139-1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金刚石/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水力空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