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公司的面纱:刺破与反向的刺破 | 第6-9页 |
(一) 股东有限责任与刺破公司的面纱 | 第6-7页 |
(二) 反向刺破公司的面纱与公司法人人格 | 第7-9页 |
二、美国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9-12页 |
(一) 西弗吉尼亚最高上诉法院的总结归纳 | 第9-10页 |
(二) 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关于是否承认反向刺破公司的面纱的答复 | 第10-12页 |
三、中国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12-14页 |
(一) 常州凯瑞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与骏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常州仁舜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13-14页 |
(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抚顺分行与抚顺铝业有限公司、抚顺铝厂、抚顺新抚刚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 | 第14页 |
四、反向刺破公司的面纱之法律意义 | 第14-17页 |
五、反向刺破公司的面纱之法律适用 | 第17-26页 |
(一) 规范分析 | 第18-19页 |
(二) 不同公司类型之法律适用 | 第19-20页 |
1、区别对待开放公司和封闭公司 | 第19-20页 |
2、一人公司 | 第20页 |
(三) 不同主体之法律适用 | 第20-21页 |
1、内部主体:股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 第20-21页 |
2、外部主体:债权人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 | 第21页 |
(四)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法律适用 | 第21-23页 |
1、名实相符 | 第21-22页 |
2、损害赔偿 | 第22-23页 |
(五) 适用的前提:资本不足 + 主体混同 | 第23-24页 |
(六) 适用的位阶:最后救济手段原则(穷尽其他救济途径) | 第24页 |
(七) 总结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附件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