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2-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2.1.1 隐喻 | 第12页 |
2.1.2 隐喻相似性 | 第12-13页 |
2.1.3 隐喻方向性 | 第13-14页 |
2.2 隐喻理解的理论模型 | 第14-21页 |
2.2.1 一步加工与两步加工之争 | 第14-17页 |
2.2.2 映射加工中映射过程之争 | 第17-21页 |
2.3 隐喻理解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 第21-24页 |
3 研究方案 | 第24-26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4页 |
3.2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3.4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3.4.1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3.4.2 实践意义 | 第25-26页 |
4 实验一方向性和相似性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 第26-35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4.1.1 被试 | 第26页 |
4.1.2 实验材料及评定 | 第26-27页 |
4.1.3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4.1.4 实验程序 | 第28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4.2.1 理解性基线 | 第28-29页 |
4.2.2 隐喻理解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4.3 讨论与分析 | 第32-35页 |
5 实验二隐喻理解的加工过程及方向性和相似性的影响 | 第35-4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5.1.1 被试 | 第35页 |
5.1.2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5.1.3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5.1.4 实验程序 | 第35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5.2.1 理解性基准 | 第35-36页 |
5.2.2 隐喻理解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3 讨论与分析 | 第39-41页 |
6 实验三词汇间语义关联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 第41-46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6.1.1 被试 | 第41页 |
6.1.2 实验材料及评定 | 第41页 |
6.1.3 实验设计 | 第41页 |
6.1.4 实验程序 | 第41-42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6.2.1 错误率 | 第43页 |
6.2.2 反应时 | 第43-44页 |
6.3 讨论与分析 | 第44-46页 |
7 总讨论 | 第46-48页 |
8 结论 | 第48-49页 |
9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