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汉语隐喻理解的加工过程及方向性和相似性的影响作用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研究综述第12-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2.1.1 隐喻第12页
        2.1.2 隐喻相似性第12-13页
        2.1.3 隐喻方向性第13-14页
    2.2 隐喻理解的理论模型第14-21页
        2.2.1 一步加工与两步加工之争第14-17页
        2.2.2 映射加工中映射过程之争第17-21页
    2.3 隐喻理解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第21-24页
3 研究方案第24-26页
    3.1 研究设计第24页
    3.2 研究目的第24-25页
    3.3 研究假设第25页
    3.4 研究意义第25-26页
        3.4.1 理论意义第25页
        3.4.2 实践意义第25-26页
4 实验一方向性和相似性对隐喻理解的影响第26-35页
    4.1 研究方法第26-28页
        4.1.1 被试第26页
        4.1.2 实验材料及评定第26-27页
        4.1.3 实验设计第27-28页
        4.1.4 实验程序第28页
    4.2 实验结果第28-32页
        4.2.1 理解性基线第28-29页
        4.2.2 隐喻理解结果分析第29-32页
    4.3 讨论与分析第32-35页
5 实验二隐喻理解的加工过程及方向性和相似性的影响第35-41页
    5.1 研究方法第35页
        5.1.1 被试第35页
        5.1.2 实验材料第35页
        5.1.3 实验设计第35页
        5.1.4 实验程序第35页
    5.2 实验结果第35-39页
        5.2.1 理解性基准第35-36页
        5.2.2 隐喻理解结果分析第36-39页
    5.3 讨论与分析第39-41页
6 实验三词汇间语义关联对隐喻理解的影响第41-46页
    6.1 研究方法第41-42页
        6.1.1 被试第41页
        6.1.2 实验材料及评定第41页
        6.1.3 实验设计第41页
        6.1.4 实验程序第41-42页
    6.2 实验结果第42-44页
        6.2.1 错误率第43页
        6.2.2 反应时第43-44页
    6.3 讨论与分析第44-46页
7 总讨论第46-48页
8 结论第48-49页
9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61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祭海与祭山的比较分析--基于田横海神祭祀与宝格德乌拉圣山祭祀的调查
下一篇:情绪词的重复知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