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次贷危机视野下的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13-25页
    一、选题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21页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1-25页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25-76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沿革第25-36页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在美国的发展第25-29页
        二、资产证券化在欧洲及亚太地区的发展概述第29-33页
        三、次贷危机后世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第33-36页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第36-51页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第36-38页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方式第38-51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第51-76页
        一、不动产抵押支持证券(MBS)第51-56页
        二、非抵押资产支持证券(ABS)第56-58页
        三、债务抵押债券(CDOs)第58-72页
        四、整体营业证券化(Whole Business Securitization)第72-76页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第76-118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金融学基础——以公司资本理论为视角第76-84页
        一、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莫迪利安尼一米勒定理,hte Modiglinai一MillerTheorem)第76-78页
        二、权衡理论(the Trade-off Theory)第78-79页
        三、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第79-81页
        四、无担保债务融资、担保债务融资以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第81-84页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市场效率分析第84-97页
        一、节约融资成本是资产证券化效率价值的直接体现第84-89页
        二、成本节约的原因第89-97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成本分析第97-116页
        一、资产证券化增加代理问题第97-107页
        二、资产证券化增加金融市场系统风险(systemic risk)第107-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法理基础与次贷危机前国外立法实践第118-157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与传统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第118-144页
        一、资产证券化与大陆法系传统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第118-120页
        二、资产证券化与普通法系传统制度的冲突——以美国为例第120-144页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法律规范的路径选择与各国立法实践第144-156页
        一、资产证券化法律规范的路径选择第144-147页
        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实践第147-150页
        三、欧洲大陆及亚洲主要市场的资产证券化立法第150-156页
    小结第156-157页
第四章 次贷危机对传统资产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挑战第157-175页
    第一节 次贷危机爆发过程简述第157-160页
    第二节 次贷危机凸显的资产证券化传统制度缺陷第160-169页
        一、信息披露为什么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第160-163页
        二、"倒买倒卖式"交易方式(originate to distribute)与贷款标准降低的关系第163-165页
        三、信用评级缘何失准第165-167页
        四、市场自律为什么会失灵第167-169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市场潜在风险的法律应对第169-175页
        一、减少"倒买倒卖"交易方式的弊端第169-171页
        二、积极应对信用评级失准第171-175页
第五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构建第175-209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第175-179页
        一、萌芽阶段(1992-2001年10月信托法生效)第175-176页
        二、试点阶段(2001年10月——)第176-179页
    第二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行制度之检讨第179-190页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立法现状第179-182页
        二、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立法的不足分析第182-190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足点第190-198页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证券化市场的主要利弊第190-194页
        二、以公正与效率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第194-196页
        三、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尊重市场主体地位第196-198页
    第四节 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制度选择第198-209页
        一、积极推进未来收益证券化,选择推进金融资产证券化第199-203页
        二、确立基本法律和专项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为交易提供规范基础第203-207页
        三、创新市场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第207-209页
致谢第209-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1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平等论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上位抑制基因的精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