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的总结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原理 | 第16-22页 |
2.1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 第16-18页 |
2.1.1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16页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2.1.3 经济增加值理论 | 第17-18页 |
2.2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18-19页 |
2.3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2-43页 |
3.1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 | 第22-24页 |
3.1.1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界定 | 第22页 |
3.1.2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2-23页 |
3.1.3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 | 第23-24页 |
3.2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4-40页 |
3.2.1 财务层面指标 | 第26-28页 |
3.2.2 运营层面指标 | 第28-35页 |
3.2.3 客户层面指标 | 第35-37页 |
3.2.4 员工层面指标 | 第37-38页 |
3.2.5 社会责任层面指标 | 第38-40页 |
3.3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 第40-43页 |
3.3.1 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 第40-41页 |
3.3.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3-53页 |
4.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43-45页 |
4.2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45-46页 |
4.3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6-51页 |
4.3.1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第46-49页 |
4.3.2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 第49-51页 |
4.3.3 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 | 第51页 |
4.4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3-64页 |
5.1 参评企业简介 | 第53-54页 |
5.2 指标数据的收集 | 第54页 |
5.3 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 第54-56页 |
5.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9页 |
5.4.1 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 第56-57页 |
5.4.2 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 | 第57-58页 |
5.4.3 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58-59页 |
5.5 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5.5.1 综合评价 | 第59-63页 |
5.5.2 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1:绩效评价指标基础数据表 | 第70-72页 |
附录 2:绩效评价指标专家评判数据表 | 第72-75页 |
附录 3:绩效评价指标主观权重计算表 | 第75-77页 |
附录 4:绩效评价指标客观权重计算表 | 第77-79页 |
附录 5:绩效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计算表 | 第79-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