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范围与目的 | 第9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9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框架与重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职业化人才定义及特征 | 第12-14页 |
2.1.1 定义 | 第12页 |
2.1.2 职业化人才五项必备素质即 MKASH 原则 | 第12-13页 |
2.1.3 职业化零售人才的特征 | 第13-14页 |
2.2 国际零售商定义及类型 | 第14-15页 |
2.2.1 定义 | 第14页 |
2.2.2 类型 | 第14-15页 |
2.3 零售业定义和业态结构的研究及国际零售业发展趋势 | 第15-19页 |
2.3.1 零售业定义 | 第15页 |
2.3.2 零售业态结构现状 | 第15-18页 |
2.3.3 国际零售业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4 人才培养等相关理论研究介绍 | 第19-21页 |
2.4.1 SWOT 分析模型理论 | 第19-20页 |
2.4.2 自我效能理论 | 第20页 |
2.4.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4.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零售业发展阶段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23-31页 |
3.1 国际化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3.1.1 人才储备阶段 | 第23页 |
3.1.2 本土规模扩张期 | 第23-24页 |
3.1.3 资本积累阶段 | 第24页 |
3.1.4 企业经营管理改进阶段 | 第24-25页 |
3.1.5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期 | 第25-26页 |
3.1.6 国际化竞争意识形成阶段 | 第26-28页 |
3.2 本土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28-31页 |
3.2.1 零售业对上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 第28页 |
3.2.2 新兴零售业态将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第28页 |
3.2.3 零售业是创造消费需求,引导消费需求的催化剂 | 第28-29页 |
3.2.4 零售业是活跃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久增长的强大动力 | 第29-30页 |
3.2.5 零售业是创造价值的增值 | 第30页 |
3.2.6 零售业是促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职业化人才对我国零售业影响 | 第31-36页 |
4.1 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 第31-32页 |
4.2 解决企业跨国经营诸多问题的重要保证 | 第32-33页 |
4.3 企业诚信体系的维护者 | 第33页 |
4.4 提高企业单店盈利能力有效保证 | 第33-34页 |
4.5 有助于科学选择跨国经营区域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本土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 SWOT 分析 | 第36-41页 |
5.1 本土零售企业优劣势 | 第36-39页 |
5.1.1 优势 | 第36-37页 |
5.1.2 劣势 | 第37-39页 |
5.2 外资零售企业的优劣势 | 第39-41页 |
5.2.1 优势 | 第39-40页 |
5.2.2 劣势 | 第40-41页 |
第六章 我国零售业人才职业化培养 | 第41-56页 |
6.1 我国零售业人才培养现状 | 第41页 |
6.2 国际零售巨头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41-43页 |
6.2.1 培训体系 | 第42-43页 |
6.2.2 特色培训 | 第43页 |
6.3 我国零售企业职业化人才培养 | 第43-56页 |
6.3.1 相关的理论依据 | 第43-44页 |
6.3.2 模式选择遵循原则 | 第44-45页 |
6.3.3 培养模式结构化分析 | 第45-48页 |
6.3.4 培养模式基本构成分析 | 第48-53页 |
6.3.5 培养模式评判 | 第53-54页 |
6.3.6 零售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证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