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塔式锅炉钢架的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1页
        1.1.1 锅炉钢结构的发展第9页
        1.1.2 锅炉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第9-10页
        1.1.3 塔式锅炉钢架的特点第10-11页
    1.2 锅炉钢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塔式锅炉钢架的整体静力分析第16-44页
    2.1 总体介绍第16-19页
        2.1.1 结构概况第16-17页
        2.1.2 主要杆件形式第17-18页
        2.1.3 材料属性第18-19页
    2.2 荷载及工况组合第19-25页
        2.2.1 恒荷载第19页
        2.2.2 活荷载第19-20页
        2.2.3 风荷载第20-22页
        2.2.4 地震作用第22-24页
        2.2.5 荷载工况组合第24-25页
    2.3 有限元模型第25-29页
        2.3.1 建模第25-26页
        2.3.2 荷载第26-29页
    2.4 计算方法校核第29-34页
        2.4.1 校核方法第29-30页
        2.4.2 计算模型第30-31页
        2.4.3 校核结果第31-34页
    2.5 计算结果第34-42页
        2.5.1 支座反力第34-35页
        2.5.2 杆件内力第35-37页
        2.5.3 杆件应力第37-41页
        2.5.4 位移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塔式锅炉钢架的整体稳定分析第44-63页
    3.1 稳定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44-47页
        3.1.1 稳定分析的概念第44页
        3.1.2 稳定分析的理论计算方法第44-47页
    3.2 模型建立第47-49页
        3.2.1 锅炉钢架的建模第47-48页
        3.2.2 线弹性稳定分析的荷载第48-49页
        3.2.3 非线性稳定分析的荷载第49页
    3.3 线弹性稳定分析的结果第49-59页
        3.3.1 自重下第49-52页
        3.3.2 恒荷载下第52-54页
        3.3.3 工况一第54-57页
        3.3.4 工况二第57-59页
    3.4 非线性稳定分析的结果第59-62页
        3.4.1 工况一第59-61页
        3.4.2 工况二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塔式锅炉钢架的关键节点分析第63-80页
    4.1 概述第63页
    4.2 有限元模型第63-69页
        4.2.1 关键节点选择第63-64页
        4.2.2 单元选取第64-65页
        4.2.3 材料性质第65页
        4.2.4 网格划分第65-66页
        4.2.5 荷载与边界第66-67页
        4.2.6 初始缺陷的考虑第67-69页
    4.3 结果分析第69-79页
        4.3.1 柱脚节点第69-73页
        4.3.2 柱梁斜撑节点第73-77页
        4.3.3 梁斜撑节点第77-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塔式锅炉钢架的顶层结构优化第80-92页
    5.1 顶层结构的优化方案第80-82页
        5.1.1 顶层结构的原方案第80页
        5.1.2 原方案存在的问题第80-81页
        5.1.3 结构新方案的提出第81-82页
    5.2 整体静力分析第82-85页
        5.2.1 整体模型第82页
        5.2.2 计算结果第82-85页
    5.3 节点分析第85-91页
        5.3.1 节点模型第85-86页
        5.3.2 荷载及边界第86-87页
        5.3.3 计算结果第87-91页
        5.3.4 方案比较第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6.1 结论第92页
    6.2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101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悬置的动态特性及其对动力总成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水平轴风力机气动噪声预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