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网络状态分析的路由震荡抑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主要工作第12-13页
    1.3 主要工作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章节第14-15页
第二章 路由震荡抑制技术研究现状介绍第15-26页
    2.1 BGP的振荡抑制第15-21页
        2.1.1 BGP路由震荡问题描述第15-18页
        2.1.2 BGP路由震荡抑制方法第18-20页
        2.1.3 现有方案总结第20-21页
    2.2 OSPF的震荡抑制第21-25页
        2.2.1 依赖OSPF自身定时器的震荡抑制方法第21-23页
        2.2.2 依赖震荡抑制模型抑制震荡第23-24页
        2.2.3 基于快速链路检测的震荡抑制的原理第24-25页
    2.3 现有技术的缺点第25-26页
第三章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机制研究第26-53页
    3.1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技术的功能第26-27页
    3.2 SSFNET简要介绍第27-29页
        3.2.1 SSFNet简介第27-28页
        3.2.2 OSPF在SSFNet中的实现第28-29页
    3.3 快速探测网络状态的路由协议第29-32页
        3.3.1 快速探测网络状态的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第29-31页
        3.3.2 快速探测网络状态模块中与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相关的模块第31-32页
    3.4 链路破坏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32页
    3.5 震荡抑制模块、快速探测网络状态模块与SSFNET的关系第32-33页
    3.6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与快速探测网络状态模块的关系第33-34页
    3.7 模块内部结构和处理流程第34-41页
        3.7.1 模块内部结构第34-35页
        3.7.2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于模块的详细介绍第35-37页
        3.7.3 模块内部流程第37-41页
    3.8 功能函数设计与需求的关系第41页
    3.9 功能函数设计说明第41-50页
        3.9.1 策略库模块功能函数第41-43页
        3.9.2 惩罚值计算模块功能函数第43-46页
        3.9.3 震荡鉴别模块功能函数第46-47页
        3.9.4 震荡抑制与解除模块功能函数第47-50页
    3.10 数据结构设计第50-52页
        3.10.1 FlapInformation第51页
        3.10.2 Down Timer第51-52页
    3.11 常量第52-53页
        3.11.1 声明格式第52页
        3.11.2 常量(组)作用第52页
        3.11.3 常量列表第52-53页
第四章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机制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3-74页
    4.1 仿真测试环境介绍第53-56页
        4.1.1 测试设备第53-54页
        4.1.2 网络拓扑第54页
        4.1.3 协议的配置第54-56页
        4.1.4 震荡设置第56页
    4.2 仿真测试指标介绍第56-57页
        4.2.1 无效路由第57页
        4.2.2 含环路由第57页
    4.3 测试用例清单第57-58页
    4.4 测试结果分析第58-73页
        4.4.1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功能验证第58-70页
        4.4.2 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性能测试第70-73页
        4.4.3 小结第73页
    4.5 动态自适应的路由震荡抑制方案的局限性第73-74页
第五章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机制第74-81页
    5.1 LFA简要介绍第74-75页
    5.2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震荡抑制技术原理第75-76页
    5.3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震荡检测与抑制流程第76-77页
    5.4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检测与抑制流程第77-78页
    5.5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震荡结束检测与解除震荡抑制过程第78页
    5.6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的震荡抑制结构图第78-79页
    5.7 与LFA相结合的动态自适应震荡抑制技术的特点第79-81页
第六章 BGP震荡定位追踪技术研究第81-110页
    6.1 BGP震荡定位追踪技术背景第81-82页
    6.2 BGP震荡定位追踪技术的功能第82-83页
        6.2.1 信息收集功能第82页
        6.2.2 震荡定位追踪功能第82-83页
    6.3 SSFNET中关于BGP中路由异常处理的相关代码分析第83-85页
        6.3.1 主要的变量第83页
        6.3.2 通用函数第83-84页
        6.3.3 BGP Session第84-85页
    6.4 BGP震荡定位追踪技术实现过程第85-90页
        6.4.1 信息收集过程第86-88页
        6.4.2 震荡定位过程第88-90页
    6.5 信息收集模块详细设计第90-102页
        6.5.1 系统环境第91页
        6.5.2 模块框架设计说明第91-92页
        6.5.3 原始数据获取子模块第92-93页
        6.5.4 Trace文件处理子模块第93-94页
        6.5.5 原始数据获取子模块功能函数设计说明第94-97页
        6.5.6 Trace文件处理子模块功能函数设计说明第97-100页
        6.5.7 数据结构设计说明第100-102页
    6.6 震荡定位追踪模块模块详细设计第102-109页
        6.6.1 系统环境第102-103页
        6.6.2 模块框架设计说明第103-104页
        6.6.3 震荡检测模块流程图及说明第104页
        6.6.4 功能函数设计说明第104-108页
        6.6.5 数据结构设计说明第108-109页
    6.7 BGP震荡定位追踪方案性能第109-110页
第七章 BGP震荡定位追踪技术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10-118页
    7.1 概述第110页
    7.2 测试环境第110-113页
        7.2.1 网络拓扑图第110-111页
        7.2.2 Dml文件配置信息第111-113页
    7.3 测试用例设计第113-117页
        7.3.1 测试用例清单第113-114页
        7.3.2 测试用例详述第114-117页
    7.4 总结第117-118页
第八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第118-120页
    8.1 总结第118-119页
    8.2 不足及进一步工作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发成果第124页
    个人简历第12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文章第124页
    研发成果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SNP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