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1章 表决权信托概述 | 第11-24页 |
1.1 表决权信托的概念 | 第11-15页 |
1.1.1 国外学者对表决权信托的定义 | 第11-12页 |
1.1.2 国内学者对表决权信托的定义 | 第12-13页 |
1.1.3 表决权信托的实质 | 第13-15页 |
1.2 表决权信托客体的争议 | 第15-19页 |
1.2.1 从表决权的权利属性判断 | 第16-17页 |
1.2.2 从历史发展的结果判断 | 第17-18页 |
1.2.3 从与股权信托的比较分析判断 | 第18-19页 |
1.3 表决权信托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9-24页 |
1.3.1 与表决权代理制度比较分析 | 第19-21页 |
1.3.2 与表决权拘束协议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1.3.3 与累积投票制的比较分析 | 第22-24页 |
第2章 表决权信托在两大法系下的发展 | 第24-30页 |
2.1 表决权信托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进程 | 第24-26页 |
2.1.1 表决权信托在美国初见端倪并被承认 | 第24-25页 |
2.1.2 表决权信托促成垄断而被禁止 | 第25页 |
2.1.3 表决权信托重登历史舞台 | 第25-26页 |
2.2 表决权信托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进程 | 第26-30页 |
2.2.1 日本 | 第26-27页 |
2.2.2 德国 | 第27-28页 |
2.2.3 韩国 | 第28页 |
2.2.4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8-30页 |
第3章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特殊功能及局限 | 第30-38页 |
3.1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特殊功能 | 第30-36页 |
3.1.1 对股东的功能 | 第30-32页 |
3.1.2 对公司的功能 | 第32-34页 |
3.1.3 对债权人的功能 | 第34-36页 |
3.2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局限 | 第36-38页 |
3.2.1 容易导致垄断 | 第36页 |
3.2.2 原有股东的许多权能被限制 | 第36页 |
3.2.3 损害公司和其它股东利益 | 第36-38页 |
第4章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构建 | 第38-46页 |
4.1 表决权信托的法律完善 | 第38-43页 |
4.1.1 应明文规定表决权信托的定义 | 第38-39页 |
4.1.2 应明确表决权信托的客体 | 第39页 |
4.1.3 明确表决权信托成立生效的具体规则 | 第39-42页 |
4.1.4 应完善表决权信托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2-43页 |
4.2 表决权信托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3-46页 |
4.2.1 反垄断法中对表决权信托进行规制 | 第43页 |
4.2.2 制定并完善证券法中对表决权信托的规定 | 第43-44页 |
4.2.3 完善表决权信托税收制度 | 第44页 |
4.2.4 完善对表决权信托的监管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