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44页 |
1.1 前言 | 第11-14页 |
1.2 不对称聚合反应 | 第14-16页 |
1.2.1 不对称合成聚合 | 第14-15页 |
1.2.2 螺旋选择性聚合 | 第15-16页 |
1.2.3 对映选择性聚合 | 第16页 |
1.3 螺旋聚合物的种类 | 第16-24页 |
1.3.1 聚烯烃 | 第16-17页 |
1.3.2 聚甲基丙烯酸酯(酰胺) | 第17-19页 |
1.3.3 其它烯烃类聚合物 | 第19-20页 |
1.3.4 聚异氰类化合物 | 第20页 |
1.3.5 聚醛 | 第20-21页 |
1.3.6 聚异氰酸酯 | 第21页 |
1.3.7 聚乙炔衍生物 | 第21-22页 |
1.3.8 含硅聚合物 | 第22页 |
1.3.9 聚醚和聚α,β-不饱和酮 | 第22-23页 |
1.3.10 其它类型螺旋聚合物 | 第23-24页 |
1.4 螺旋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4-29页 |
1.4.1 自由基聚合 | 第24-27页 |
1.4.2 离子引发聚合 | 第27-28页 |
1.4.3 配位聚合 | 第28-29页 |
1.5 螺旋聚合物的旋光螺旋理论及性能 | 第29-33页 |
1.5.1 旋光螺旋理论 | 第29-30页 |
1.5.2 螺旋聚合物的圆二色性 | 第30页 |
1.5.3 螺旋聚合物的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1.5.4 螺旋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1.6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4页 |
第2章 含大取代基乙烯基单体的合成 | 第44-62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60页 |
2.2.1 试剂和测试方法 | 第45页 |
2.2.2 实验内容 | 第45-60页 |
2.2.2.1 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的合成 | 第45-46页 |
2.2.2.2 甲基丙烯酸-1-苯基二苯并环庚酯的合成 | 第46-48页 |
2.2.2.3 甲基丙烯酸-9-苯基芴-9-酯的合成 | 第48-49页 |
2.2.2.4 甲基丙烯酸-9-乙基芴-9-酯的合成 | 第49-51页 |
2.2.2.5 甲基丙烯酸-9-环己基芴-9-酯的合成 | 第51-52页 |
2.2.2.6 甲基丙烯酸-1-萘酚酯的合成 | 第52-53页 |
2.2.2.7 4,4,4-三苯基-1-丁烯-3-酮的合成 | 第53-55页 |
2.2.2.8 4,4-二二甲基-1-戊烯-3-酮的合成 | 第55-57页 |
2.2.2.9 4,4,4-三苯基-1-丁烯的合成 | 第57-58页 |
2.2.2.10 N-甲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 第58-59页 |
2.2.2.11 N-2,4,6-三氯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 第59-6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0页 |
2.3.1 含大取代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 第60页 |
2.3.2 4,4,4-三苯基-1-丁烯-3-酮的合成 | 第6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3章 手性双酰基氧化膦光引发剂的合成 | 第62-96页 |
3.1 光引发剂的分类 | 第62-64页 |
3.1.1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 第63页 |
3.1.2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 第63-64页 |
3.1.3 大分子光引发剂 | 第64页 |
3.2 酰基氧化膦的结构类型及引发聚合机理 | 第64-67页 |
3.2.1 酰基氧化膦的分类 | 第64-66页 |
3.2.2 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的引发聚合机理 | 第66-67页 |
3.3 酰基氧化膦光引发剂的合成方法 | 第67-68页 |
3.3.1 以烃基亚膦酸酯和酰氯为原料制备单酰基氧化膦 | 第67页 |
3.3.2 以伯(仲)膦为原料合成双酰基氧化膦 | 第67页 |
3.3.3 以酰氯、二卤化膦和碱金属或镁为原料合成法 | 第67页 |
3.3.4 以醛、二烃基氧化膦为原料制备单酰基氧化膦 | 第67-68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68-85页 |
3.4.1 试剂和测试方法 | 第68-69页 |
3.4.2 实验内容 | 第69-85页 |
3.4.2.1 薄荷基甲酸的合成 | 第69-70页 |
3.4.2.2 (S)-2,2'-二溴甲基-1,1'-联萘的合成 | 第70-73页 |
3.4.2.3 (S)-(1,1'-联萘-2,2'-二氧)氯化膦的合成 | 第73-74页 |
3.4.2.4 (R)-1,1'-联萘-2,2'-二溴的合成 | 第74-76页 |
3.4.2.5 (R)-1,1'-联萘-2,2'-二甲酸的合成 | 第76-77页 |
3.4.2.6 (R)-2'-溴-1,1'-联萘-2-甲酸的合成 | 第77-78页 |
3.4.2.7 (R)-1,1'-联萘-2,2'-二甲酰氯的合成 | 第78-79页 |
3.4.2.8 光引发剂(-)-双(薄荷基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合成 | 第79-82页 |
3.4.2.9 光引发剂(+)-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薄荷基氧化膦的合成 | 第82-84页 |
3.4.2.10 光引发剂(-)-双(薄荷基甲酰基)薄荷基氧化膦的合成 | 第84-85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85-91页 |
3.5.1 (R)-1,1'-联萘-2,2'-二溴的合成 | 第85-86页 |
3.5.2 手性羧酸的合成 | 第86页 |
3.5.3 手性酰基氧化膦光引发剂的合成 | 第86-91页 |
3.5.4 光引发剂的稳定性 | 第9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第4章 紫外光照下的螺旋选择性自由基聚合 | 第96-111页 |
4.1 前言 | 第96-97页 |
4.2 光引发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及过程 | 第97-99页 |
4.2.1 光引发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97-98页 |
4.2.2 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过程 | 第98-99页 |
4.3 螺旋选择性自由基聚合 | 第99-100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4.4.1 试剂和测试方法 | 第100页 |
4.4.2 重氮甲烷的合成 | 第100-101页 |
4.4.3 聚合实验 | 第101页 |
4.4.3.1 单体的典型聚合及后处理过程 | 第101页 |
4.4.3.2 不溶于THF的poly(PDBSMA)的水解及甲基化反应 | 第101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8页 |
4.5.1 光引发剂引发形成的聚(PDBSMA)的螺旋结构 | 第101-104页 |
4.5.2 光聚合反应的螺旋选择性影响 | 第104-107页 |
4.5.3 手性光引发剂引发其它大位阻乙烯基类单体的聚合 | 第107-10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4-115页 |
附录B 核磁共振谱图 | 第115-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