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氢装置循环氢离心压缩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柴油加氢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1 国外柴油加氢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柴油加氢技术现状 | 第12页 |
1.3 离心式压缩机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柴油加氢离心式压缩机控制要点分析 | 第13-14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柴油加氢装置结构 | 第15-25页 |
2.1 压缩机的主要分类 | 第15-19页 |
2.1.1 离心式压缩机 | 第15-17页 |
2.1.2 往复式压缩机 | 第17-19页 |
2.2 柴油加氢装置的结构 | 第19-20页 |
2.3 离心式压缩机 | 第20-22页 |
2.3.1 离心式压缩机性能曲线及管网特性 | 第20-21页 |
2.3.2 离心压缩机的调节 | 第21-22页 |
2.4 柴油加氢离心压缩机控制要求及功能要求 | 第22-23页 |
2.5 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和保护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柴油加氢离心式压缩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 第25-41页 |
3.1 控制系统组成 | 第25-27页 |
3.2 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27-28页 |
3.3 系统硬件组成与选型 | 第28-34页 |
3.3.1 硬件组成 | 第28页 |
3.3.2 硬件选型原则 | 第28-29页 |
3.3.3 选型 | 第29-34页 |
3.4 系统软件的选择 | 第34-38页 |
3.4.1 编程软件 | 第34-35页 |
3.4.2 HMI画面软件 | 第35-37页 |
3.4.3 测振3500软件 | 第37-38页 |
3.5 系统网络布置设计 | 第38-39页 |
3.6 系统软件安全性的设计 | 第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柴油加氢离心式压缩机组控制功能设计 | 第41-63页 |
4.1 保护控制 | 第41-47页 |
4.1.1 报警、联锁保护控制 | 第41-42页 |
4.1.2 润滑油系统保护控制 | 第42-46页 |
4.1.3 超速保护控制 | 第46页 |
4.1.4 振动保护 | 第46-47页 |
4.1.5 防喘振保护 | 第47页 |
4.2 启动控制 | 第47-48页 |
4.3 转速控制 | 第48-52页 |
4.3.1 调速系统的组成 | 第48-49页 |
4.3.2 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9-52页 |
4.3.3 超速试验 | 第52页 |
4.4 停车控制 | 第52页 |
4.5 紧急故障停车控制 | 第52页 |
4.6 防喘振控制 | 第52-59页 |
4.7 空冷器控制 | 第59-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控制系统实现及运行 | 第63-85页 |
5.1 功能实现 | 第63-81页 |
5.1.1 机组HMI控制的实现 | 第63-66页 |
5.1.2 机组调速模块的实现 | 第66-70页 |
5.1.3 停车控制的实现 | 第70-72页 |
5.1.4 机组防喘振模块的实现 | 第72-75页 |
5.1.5 空冷器控制实现 | 第75-77页 |
5.1.6 DCS通讯实现 | 第77-78页 |
5.1.7 DCS时钟同步实现 | 第78-81页 |
5.2 机组运行 | 第81-84页 |
5.2.1 启动准备 | 第81-83页 |
5.2.2 机组并网的建立 | 第83-84页 |
5.3 最终试车结果 | 第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