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发展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4-18页
        1.4.1 概念界定第14-16页
        1.4.2 章节安排第16-17页
        1.4.3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模式存在弊端第18-27页
    2.1 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第18-22页
        2.1.1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第18-20页
        2.1.2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第20-21页
        2.1.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第21-22页
    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第22-27页
        2.2.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介绍第22-23页
        2.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第3章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和原则第27-33页
    3.1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第27-30页
        3.1.1 有利于实现农民自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第27页
        3.1.2 有利于节省政府开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第27-28页
        3.1.3 有利于扩大养老的覆盖面,直接迅速地为老年人谋得福利第28-29页
        3.1.4 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一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第29-30页
    3.2 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原则第30-33页
        3.2.1 立法先行的原则第30页
        3.2.2 与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第30-31页
        3.2.3 体现政府责任的原则第31页
        3.2.4 鼓励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原则第31-32页
        3.2.5 强调挖掘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的原则第32-33页
第4章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前景分析第33-37页
    4.1 面临的挑战第33-34页
        4.1.1 农村居民的观念比较落后第33页
        4.1.2 相关制度体系不健全第33-34页
        4.1.3 农村经济落后,硬件水平和服务质量差第34页
        4.1.4 专业服务人员缺乏,服务者素质低第34页
    4.2 可利用的条件第34-37页
        4.2.1 社区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第34-35页
        4.2.2 社区养老能满足农民在家养老的心理要求第35页
        4.2.3 社区养老模式的收费标准比较低第35-36页
        4.2.4 因地制宜,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第36-37页
第5章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框架和政策建议第37-44页
    5.1 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框架第37-38页
        5.1.1 责任主体第37页
        5.1.2 资金来源第37页
        5.1.3 设施来源第37-38页
        5.1.4 服务对象第38页
        5.1.5 服务内容第38页
    5.2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第38-44页
        5.2.1 宣传正确的养老观念,发展农村社区文化第38-39页
        5.2.2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培训,壮大志愿者队伍第39-40页
        5.2.3 扩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第40-41页
        5.2.4 提高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第41-42页
        5.2.5 保证财政资金注入,寻求多方资金来源第42页
        5.2.6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保障权责明确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就业焦虑的影响:就业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