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工艺参数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15-49页 |
2.1 剪切时间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 | 第18-27页 |
2.1.1 剪切时间对针入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2.1.2 剪切时间对延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20-21页 |
2.1.3 剪切时间对软化点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21页 |
2.1.4 剪切时间对粘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1.5 剪切时间对改性沥青微观形态的影响 | 第22-27页 |
2.2 剪切温度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 | 第27-33页 |
2.2.1 剪切温度对针入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2.2.2 剪切温度对延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29页 |
2.2.3 剪切温度对软化点指标影响研究 | 第29-30页 |
2.2.4 剪切温度对粘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2.2.5 剪切温度对改性沥青微观形态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 发育时间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 | 第33-40页 |
2.3.1 发育时间对针入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2.3.2 发育时间对延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2.3.3 发育时间对软化点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2.3.4 发育时间对粘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2.3.5 发育时间对改性沥青微观形态的影响 | 第38-40页 |
2.4 存储温度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 | 第40-47页 |
2.4.1 存储温度对针入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2.4.2 存储温度对延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2.4.3 存储温度对软化点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2.4.4 存储温度对粘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助剂类型与掺量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49-61页 |
3.1 橡胶粉对 SBS 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分析 | 第49-53页 |
3.1.1 胶粉对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 | 第50-52页 |
3.1.2 胶粉与改性沥青相互作用分析 | 第52-53页 |
3.2 TLA 湖沥青对 SBS 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3.2.1 TLA 湖沥青对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 | 第54-56页 |
3.2.2 TLA 湖沥青对改性沥青的复合改性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3.3 超细碳酸钙对 SBS 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3.3.1 超细碳酸钙对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2 超细碳酸钙对改性沥青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SBS 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耐老化性研究 | 第61-79页 |
4.1 改性沥青老化机理研究 | 第61-64页 |
4.1.1 基质沥青热氧老化机理 | 第61-62页 |
4.1.2 SBS 改性沥青热氧老化机理 | 第62-63页 |
4.1.3 紫外光氧老化机理 | 第63-64页 |
4.2 热氧老化对 SBS 改性沥青的影响分析 | 第64-68页 |
4.2.1 试验方法确定 | 第64页 |
4.2.2 热氧老化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 | 第64-68页 |
4.3 紫外光氧老化对 SBS 改性沥青的影响分析 | 第68-75页 |
4.3.1 试验方法确定 | 第68-72页 |
4.3.2 紫外光氧老化对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 | 第72-75页 |
4.4 老化对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4.4.1 试验方法确定 | 第75页 |
4.4.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第75-76页 |
4.4.3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79-8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