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 ITS 领域研究的现状 | 第8-1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智能交通系统在乌鲁木齐市的研究和应用) | 第10-11页 |
第二章 ITS 综述 | 第11-16页 |
2.1 ITS 的概念和定义 | 第11页 |
2.2 ITS 的发展和国内外城市 ITS 的简介 | 第11-13页 |
2.3 ITS 对城市交通的作用 | 第13-14页 |
2.4 ITS 当今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 第14-16页 |
2.4.1 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更广 | 第14页 |
2.4.2 信息采集的精度和经济性提高 | 第14-15页 |
2.4.3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交通特点分析 | 第16-22页 |
3.1 乌鲁木齐市概述 | 第16-17页 |
3.2 乌鲁木齐市当前面临的交通问题和交通压力 | 第17-20页 |
3.2.1 整体路网结构分布不均 | 第17-18页 |
3.2.2 快速道路不通畅 | 第18页 |
3.2.3 城市格局规划不合理 | 第18页 |
3.2.4 城市微循环不畅 | 第18页 |
3.2.5 气候条件恶劣 | 第18-19页 |
3.2.6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太快 | 第19页 |
3.2.7 市政施工缺乏统筹安排 | 第19-20页 |
3.3 乌鲁木齐智能交通系统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20-22页 |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现状 | 第22-44页 |
4.1 乌鲁木齐区域交通控制系统(ATC)概述 | 第22-30页 |
4.1.1 ATC 发展历史简介 | 第22-24页 |
4.1.2 乌鲁木齐市 ATC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第24页 |
4.1.3 ATC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功能介绍 | 第24-25页 |
4.1.4 手动控制 | 第25-26页 |
4.1.5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26-28页 |
4.1.6 ATC 乌鲁木齐实际应用效果 | 第28页 |
4.1.7 ATC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 第28-30页 |
4.2 指挥中心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 第30-36页 |
4.2.1 监控系统 | 第30-31页 |
4.2.2 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 | 第31-32页 |
4.2.3 交通诱导系统集成 | 第32-33页 |
4.2.4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集成 | 第33-34页 |
4.2.5 非现场执法系统 | 第34页 |
4.2.6 智能卡口系统 | 第34-35页 |
4.2.7 122 处警系统 | 第35页 |
4.2.8 警员 PDA(带 GPS 功能)定位 | 第35页 |
4.2.9 3G 无线移动车载监控设备 | 第35-36页 |
4.3 流量检测器的功能和应用 | 第36-42页 |
4.3.1 ATC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项目建设中包含的流量检测线圈 | 第36页 |
4.3.2 2011 年亚欧博览会交通改善项目中中市区新建的无线流量检测器 | 第36-42页 |
4.4 电子诱导屏的功能和应用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乌鲁木齐市 ITS 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 | 第44-54页 |
5.1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 第45-50页 |
5.1.1 事件检测系统基本功能需求概述 | 第47页 |
5.1.2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具体功能 | 第47-49页 |
5.1.3 事件检测系统建设布点方案 | 第49-50页 |
5.2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 第50-52页 |
5.2.1 系统主要分为三大子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心软件处理系统,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 第51页 |
5.2.2 开发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及建议 | 第51-52页 |
5.3 第二套信号控制系统 | 第52-54页 |
第六章 ITS 在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应用和发展趋势 | 第54-61页 |
6.1 ITS 在恶劣天气的应用 | 第54-55页 |
6.2 施工修路期间的应用 | 第55-58页 |
6.3 ITS 在乌鲁木齐市的发展趋势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