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主题公园视角的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探析--以“华侨城”和“宋城股份”为例

摘要第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5-11页
    第一节 研究概述第5-10页
        一、选题依据第5-6页
        二、研究意义及其方法第6-7页
        三、理论研究综述第7-10页
    第二节 论文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文化资本理论及其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第11-16页
    第一节 文化资本和资本运作理论第11-13页
        一、文化资本定义及其理论第11-12页
        二、资本运作的定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分析第13-14页
        一、旅游文化内涵第13页
        二、旅游文化的作用第13-14页
        三、旅游文化的资本化方式第14页
    第三节 文化资本化运作在主题公园上的运用第14-16页
        一、主题公园的文化表现第14-15页
        二、主题公园的文化资本化运作第15-16页
第三章 华侨城和宋城股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资本化下的运营模式第16-32页
    第一节 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第16-22页
        一、文化内涵贯穿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二、华侨城以旅游文化带动地产开发第17-18页
        三、旅游地产的核心理念第18-21页
        四、旅游地产模式的快速拓展及复制第21-22页
    第二节 宋城股份文化资本化运营模式第22-30页
        一、宋城股份主题公园文化演艺模式第22-27页
        二、本地扩容和异地复制联合驱动因素第27-30页
    第三节 两家公司文化资本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第30-32页
        一、文化资产提升两公司旅游产品的附加值第30页
        二、主题公园快速复制使二者的效益最大化第30页
        三、两者主题公园的快速复制各有利益侧重点第30-32页
第四章 华侨城和宋城股份文化资本化下的财务模式第32-35页
    第一节 华侨城的财务模式第32-33页
        一、投资大且回收周期长第32页
        二、高杠杆风格成为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2-33页
    第二节 宋城股份的财务模式第33-34页
        一、投资小且回收快第33页
        二、异地复制模式见效快第33-34页
    第三节 两家公司财务模式的比较研究第34-35页
第五章 华侨城和宋城股份文化资本化的模式深化第35-41页
    第一节 大旅游平台建立助华侨城创造衍生价值第35-39页
        一、华侨城初步建立大旅游平台第35页
        二、借鉴迪士尼模式华侨城拓展衍生品发展空间第35-38页
        三、强化未来大旅游平台价值第38-39页
    第二节 宋城股份在产品创新基础上扩展消费功能第39-41页
        一、宋城景区增加消费功能的愿景第39-40页
        二、持续产品线的创新和丰富第40-41页
第六章 华侨城和宋城股份文化资本运作的产业政策影响第41-45页
    第一节 国家限制盲目投建主题公园的负面影响第41-43页
        一、政策对于华侨城地产业务发展的负面影响第41-42页
        二、政策对于宋城股份短期项目拓展的负面影响第42-43页
    第二节 国家出台多项扶持旅游和文化产业政策的正面影响第43-45页
        一、扶持政策助推华侨城文化演艺整合第43页
        二、扶持政策助创宋城旅游文化演艺品牌第43-45页
第七章 主题公园文化资本运作的发展方向第45-50页
    第一节 重视文化资本运作的创新机制第45-46页
        一、创新是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关键点第45页
        二、新颖的创意是区别相似文化产品的核心因素第45-46页
    第二节 把握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营销契机第46-47页
        一、文化资本营销是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重点第46页
        二、文化资本营销正日益被市场重视第46-47页
    第三节 借助文化象征表现突出核心竞争力第47-48页
        一、文化象征意向成为文化资本化的核心环节第47页
        二、华侨城和宋城股份是“象”和“意”的完美代表第47-48页
    第四节 建设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市场第48-50页
        一、旅游文化产业政策助拓国内外市场第48-49页
        二、政府是旅游文化资本化的第一推动力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职工持股计划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