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汞及其毒性 | 第10-11页 |
1.2 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2.1 色谱法 | 第12-14页 |
1.2.2 非色谱法 | 第14-20页 |
1.3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 | 第20-25页 |
1.3.1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结构和放电机理 | 第21-22页 |
1.3.2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的应用 | 第22-25页 |
1.4 选题思路及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第2章 一种长光程微型化原子吸收光谱仪及汞形态分析的研究 | 第26-46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3 分析系统 | 第28-30页 |
2.2.4 实验流程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2.3.1 仪器条件 | 第30-35页 |
2.3.2 化学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2.3.3 水蒸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4 定量依据 | 第37-38页 |
2.3.5 干扰实验 | 第38-40页 |
2.3.6 最佳实验条件 | 第40页 |
2.4 分析性能 | 第40-42页 |
2.4.1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第40-41页 |
2.4.2 精密度 | 第41页 |
2.4.3 检出限 | 第41页 |
2.4.4 方法分析性能 | 第41-42页 |
2.5 样品测定与方法验证 | 第42-46页 |
2.5.1 标准物质的测定 | 第42-43页 |
2.5.2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3-46页 |
第3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6页 |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