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第13-14页
     ·信用增级的基础理论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6-17页
2.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及信用增级的基本原理第17-28页
   ·资产证券化的概述第17-24页
     ·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及发展第17-18页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及本质第18-19页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第19-21页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第21-22页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第22-24页
   ·信用增级的概述第24-28页
     ·信用增级的概念第24页
     ·信用增级的意义第24-25页
     ·信用增级的方式第25-28页
3.信用增级方式的研究第28-42页
   ·对证券化资产的信用评级的假设第28-29页
   ·内部增级的设计第29-36页
     ·优先/次级结构第29-33页
     ·现金抵押账户第33-36页
   ·外部信用增级的设计第36-41页
     ·传统的外部信用增级第36-39页
     ·新型的外部信用增级第39-41页
   ·信用增级的混合方式第41-42页
4.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案例分析第42-52页
   ·"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第42-45页
     ·"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的基本情况第42-43页
     ·对于"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方式的分析第43-44页
     ·对于"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的总体评价第44-45页
   ·"开元2005-1信贷支持证券"第45-48页
     ·"开元2005-1信贷支持证券"的基本情况第45-46页
     ·对于"开元2005-1信贷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方式的分析第46-47页
     ·对于"开元2005-1信贷支持证券"的总体评价第47-48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综合分析第48-52页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现状第48-49页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的一些思考第49-52页
5.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有色金属期货与同行业股票价格关系研究--以铜行业为例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的衡量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