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岩储库流变损伤耦合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8-13页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1.2.3 流变损伤耦合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盐岩流变损伤特性及其实验研究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盐岩的流变损伤特性 | 第16-18页 |
2.3 盐岩的流变损伤实验研究 | 第18-26页 |
2.3.1 试验曲线与拟合分析结果 | 第19-24页 |
2.3.2 盐岩的弹性与过度蠕变变形特性 | 第24页 |
2.3.3 盐岩的稳态流变损伤特性 | 第24-25页 |
2.3.4 盐岩的加速蠕变损伤-破坏特性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盐岩的本构模型理论研究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流变模型 | 第28-30页 |
3.2.1 线性流变介质模型 | 第28页 |
3.2.2 经验流变模型 | 第28-29页 |
3.2.3 非线性流变介质模型 | 第29页 |
3.2.4 结构流变介质模型 | 第29-30页 |
3.3 流变损伤模型 | 第30-36页 |
3.3.1 Hou/Lux模型 | 第30-33页 |
3.3.2 MDCF模型 | 第33-36页 |
3.4 本文选用模型 | 第36-39页 |
3.4.1 PWIPP模型 | 第36-38页 |
3.4.2 userc_d流变损伤模型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层状盐岩储库洞室应力与变形分析 | 第40-64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40-41页 |
4.2.2 计算参数 | 第41-42页 |
4.2.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42页 |
4.3 储库洞室变形分析 | 第42-54页 |
4.3.1 不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43-49页 |
4.3.2 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49-54页 |
4.4 储库洞室应力分析 | 第54-63页 |
4.4.1 不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54-58页 |
4.4.2 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58-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流变损伤耦合损伤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64-80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损伤分析 | 第64-73页 |
5.2.1 不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64-68页 |
5.2.2 考虑天然气内压 | 第68-73页 |
5.3 稳定性分析 | 第73-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