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概述 | 第16-18页 |
一、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第18-19页 |
二、金融组织创新理论、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 | 第19-21页 |
三、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研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基础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 | 第24-29页 |
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第24-25页 |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5-26页 |
三、外部竞争状况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一、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 | 第29-32页 |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 第35-45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概述 | 第35-37页 |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35-36页 |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37-45页 |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 | 第37-39页 |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 | 第39-40页 |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 第40-45页 |
第四章 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 第45-53页 |
第一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优势 | 第45-48页 |
一、外部环境优势 | 第45-47页 |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内部优势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 | 第48-50页 |
一、建立扁平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 | 第49页 |
二、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 第49页 |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 第49页 |
四、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化解系统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经营策略 | 第50-53页 |
一、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部门和专业队伍 | 第50页 |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三、简化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流程 | 第51-52页 |
四、探索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模式和新产品,积极开辟具有特色的业务品种 | 第52页 |
五、优化服务理念,从战略合作的高度支持中小企业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重庆市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第53-66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53-55页 |
第二节 重庆市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第55-57页 |
一、重庆银行 | 第55-56页 |
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 第56-57页 |
三、重庆三峡银行 | 第57页 |
第三节 重庆市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 第57-62页 |
一、明确定位,切实服务"中、小、微" | 第58页 |
二、创新产品,高效、务实的集中化策略 | 第58-59页 |
三、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和严格风控互补 | 第59-60页 |
四、创新服务,从单一资金供应,到多元化金融服务 | 第60-61页 |
五、服务地方,注重地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61-62页 |
六、创新发展客户关系,银企互信、携手共进 | 第62页 |
第四节 重庆市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62-66页 |
一、尽职者免责的执行标准不明确 | 第62-63页 |
二、中小企业贷款的分级授权标准不明,银行执行推动难 | 第63页 |
三、专业担保机构风险信息不透明 | 第63-64页 |
四、抵质押登记办理渠道不畅 | 第64页 |
五、风险容忍度的设置缺乏具体的标准 | 第64-65页 |
六、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指导和扶持不够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