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高地应力深切河谷卸荷效应及地震扰动的工程环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背景第13-16页
        1.1.1 西部交通建设战略第13页
        1.1.2 西南地区特殊地质环境第13-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岩石卸荷力学及河谷卸荷效应研究第17-19页
        1.3.2 河谷地震研究第19页
        1.3.3 边坡稳定性研究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研究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并行计算简介第23-31页
    2.1 有限元数值分析第23-24页
        2.1.1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与思路第23页
        2.1.2 有限元法的发展第23页
        2.1.3 有限元法的现代应用第23-24页
    2.2 ABAQUS介绍第24-29页
        2.2.1 软件简介第24-25页
        2.2.2 ABAQUS有限元分析原理第25-29页
    2.3 ABAQUS并行运算第29-30页
        2.3.1 并行系统组成第29-30页
        2.3.2 并行计算原理第30页
        2.3.3 并行运算提交步骤第30页
    2.4 相关应用软件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高地应力背景下的河谷区卸荷效应第31-55页
    3.1 高地应力深切河谷地质力学概化第31页
    3.2 河谷深切塑造过程模拟第31-39页
        3.2.1 几何形态第31-32页
        3.2.2 本构模型第32-34页
        3.2.3 分析步定义及边界条件设置第34-36页
        3.2.4 网格划分第36-38页
        3.2.5 地应力平衡第38-39页
    3.3 河谷卸荷效应分析第39-53页
        3.3.1 数据提取第39-40页
        3.3.2 塑性屈服区第40-42页
        3.3.3 剪应力第42-44页
        3.3.4 谷坡岩石受剪破坏深度的定量评估第44-50页
        3.3.5 谷坡拉应力第50-52页
        3.3.6 岩体卸荷回弹方向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高地应力-卸荷河谷地震扰动研究第55-91页
    4.1 地震作用分析理论简介第55-56页
    4.2 ABAQUS的动力学分析原理与方法第56-59页
        4.2.1 振动微分方程第56-57页
        4.2.2 ABAQUS求解器第57页
        4.2.3 ABAQUS直接积分法第57-59页
    4.3 河谷地震动力学模型第59-72页
        4.3.1 几何模型第59-60页
        4.3.2 边界条件第60-63页
        4.3.3 固有频率提取第63-64页
        4.3.4 阻尼设置第64-65页
        4.3.5 地震波相关问题第65-69页
        4.3.6 标志点布置与时程输出第69-72页
    4.4 地震计算结果时域分析第72-82页
        4.4.1 塑性屈服区随时间变化第72-74页
        4.4.2 水平加速度时程第74-77页
        4.4.3 坡面水平振动第77-81页
        4.4.4 坡面竖向振动第81-82页
    4.5 震后河谷应力应变场分析第82-89页
        4.5.1 河谷岩体塑性屈服区第82-85页
        4.5.2 剪应力第85-87页
        4.5.3 谷坡岩石受剪破坏深度第87-88页
        4.5.4 坡面拉应力第88-89页
    4.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高地应力区谷坡稳定性分析第91-103页
    5.1 拉月河谷介绍第91-92页
    5.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第92-95页
        5.2.1 基本概念及强度折减系数第92-93页
        5.2.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优势第93页
        5.2.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失稳的判据第93-94页
        5.2.4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应用第94-95页
    5.3 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第95-98页
        5.3.1 模型简介第95-96页
        5.3.2 本构关系与材料参数第96-97页
        5.3.3 固有频率与阻尼第97页
        5.3.4 地震波输入第97页
        5.3.5 场变量设置第97-98页
    5.4 计算结果第98-102页
        5.4.1 震前谷坡稳定性第98页
        5.4.2 震后谷坡稳定性第98-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空间结构多维多点地震反应分析
下一篇:基于人机交互研究的儿童平板电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