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转型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自主性问题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插图清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16-19页 |
2. 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相关理论综述与新分析思路 | 第19-34页 |
2.1 政府职能转型与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转变 | 第19-23页 |
2.1.1 政府职能转型的演进 | 第20-21页 |
2.1.2 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2 中国社会组织的特征问题研究 | 第23-30页 |
2.2.1 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社会组织特征研究 | 第24-25页 |
2.2.2 法团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特征研究 | 第25-28页 |
2.2.3 中国“本土化”社会组织特征研究述评 | 第28-30页 |
2.3 中国社会组织自主性特征的新分析思路 | 第30-34页 |
3. 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 | 第34-43页 |
3.1 宁波市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居家养老服务 | 第34-38页 |
3.1.1 星光敬老协会成立背景 | 第35-36页 |
3.1.2 星光敬老协会的自主性生成过程 | 第36-37页 |
3.1.3 星光敬老协会的成就与经验 | 第37-38页 |
3.2 杭州市上城区在水一方社区互助会养老服务 | 第38-43页 |
3.2.1 在水一方互助会成立背景 | 第39-40页 |
3.2.2 在水一方互助会自主性生成过程 | 第40-41页 |
3.2.3 在水一方互助会的成就与经验 | 第41-43页 |
4. 社会组织自主性生成的路径剖析 | 第43-48页 |
4.1 社会组织自主性生成路径的外部动力 | 第43-44页 |
4.1.1 政府职能转型背景 | 第43页 |
4.1.2 公共服务供给压力 | 第43-44页 |
4.2 社会组织自主性生成路径的内生因素 | 第44-48页 |
4.2.1 制度层面 | 第45-46页 |
4.2.2 组织层面 | 第46页 |
4.2.3 精英层面 | 第46-48页 |
5. 拓展社会组织自主性空间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5.1 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48-50页 |
5.1.1 加大公共服务项目的转移力度 | 第48-49页 |
5.1.2 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49页 |
5.1.3 建立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 | 第49-50页 |
5.2 社会组织的能动性选择 | 第50-52页 |
5.2.1 明确自身自主性的本质特征 | 第50页 |
5.2.2 拓展资源的获取渠道 | 第50-51页 |
5.2.3 增强自身的知识汲取能力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