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4-23页 |
2.1 新媒体传播环境与传统媒体传播环境的比较 | 第14-17页 |
2.1.1 传播速度:实时性强 | 第14-15页 |
2.1.2 传播方式:交互性强 | 第15页 |
2.1.3 传播技术:多媒体技术强 | 第15-16页 |
2.1.4 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 | 第16页 |
2.1.5 传播行为:个性化强 | 第16-17页 |
2.2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机遇 | 第17-19页 |
2.2.1 增强了官方与非官方话语的互动 | 第17-18页 |
2.2.2 提高了政府工作的主动性 | 第18页 |
2.2.3 提升了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率 | 第18-19页 |
2.3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挑战 | 第19-23页 |
2.3.1 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使得政府危机的防范更加艰难 | 第19-20页 |
2.3.2 实时性的传播速度减少了政府对危机的反应时间 | 第20页 |
2.3.3 病毒式传播加速了危机的发展 | 第20-21页 |
2.3.4 “把关人”弱化致使危机信息偏激或失真 | 第21-22页 |
2.3.5 公众的隐匿参与扩大了危机的范围和规模 | 第22-23页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出现的问题 | 第23-28页 |
3.1 政府及官员的危机意识仍不敏感 | 第23-24页 |
3.2 封锁危机信息造成流言或谣言的传播 | 第24页 |
3.3 掩盖真相造成信任危机或危机升级 | 第24-25页 |
3.4 新闻发言人缺位不能引导舆论 | 第25-26页 |
3.5 缺少相对完善的法律和理性的外部环境 | 第26-28页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对策分析 | 第28-45页 |
4.1 政府危机公关要顺应新媒体环境的本质特点 | 第28-31页 |
4.1.1 积极主动、平等互动的危机意识理念 | 第28-29页 |
4.1.2 及时公开、积极疏导的危机应对方式 | 第29-31页 |
4.2 政府危机公关要采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基本原则 | 第31-35页 |
4.2.1 做好危机预案 | 第31-32页 |
4.2.2 快速对危机做出反应 | 第32页 |
4.2.3 真诚坦率地与受众沟通 | 第32-33页 |
4.2.4 真实透明地传播危机信息 | 第33页 |
4.2.5 以维护公众的利益为根本 | 第33-34页 |
4.2.6 及时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 第34-35页 |
4.3 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对策 | 第35-45页 |
4.3.1 提高政府及官员的危机公关意识和能力 | 第35-36页 |
4.3.2 确保信息及时公开以阻止流言和谣言的传播 | 第36-38页 |
4.3.3 与公众进行良好地互动沟通 | 第38-41页 |
4.3.4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41-42页 |
4.3.5 培养理性和法律规范化的社会环境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