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发掘与城市品牌塑造研究--以高州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2章 旅游资源文化相关理论第19-32页
    2.1 旅游资源文化相关概念第19-23页
        2.1.1 旅游资源第19页
        2.1.2 旅游文化第19-20页
        2.1.3 文化旅游第20-21页
        2.1.4 旅游文化资源第21页
        2.1.5 旅游资源文化第21-23页
    2.2 旅游资源文化属性第23-24页
    2.3 旅游资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第24-26页
    2.4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6-32页
        2.4.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特征第26-29页
        2.4.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容第29页
        2.4.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趋势第29-32页
第3章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发掘第32-43页
    3.1 旅游产品开发第32-35页
        3.1.1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第32页
        3.1.2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32页
        3.1.3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第32-33页
        3.1.4 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第33-35页
    3.2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类型及特点第35-36页
    3.3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第36-41页
        3.3.1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背景第36-37页
        3.3.2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意义第37页
        3.3.3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对策分析第37-38页
        3.3.4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要求第38-39页
        3.3.5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原则第39-41页
    3.4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第41-43页
第4章 城市品牌塑造第43-55页
    4.1 品牌、城市品牌等概念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第43-44页
    4.2 城市品牌构建与强化第44-50页
        4.2.1 城市品牌定位第44-45页
        4.2.2 城市品牌塑造过程第45-48页
        4.2.3 城市品牌强化策略第48-50页
    4.3 城市品牌核心价值第50页
    4.4 基于价值链的城市品牌构建要素第50-51页
    4.5 基本价值贡献要素识别第51-52页
    4.6 辅助价值贡献要素识别第52-53页
    4.7 城市品牌要素体系分析第53-54页
    4.8 城市品牌构建框架与品牌力模型第54-55页
第5章 旅游资源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关系第55-59页
    5.1 旅游资源文化开发与城市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第55页
    5.2 旅游资源文化开发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关联性第55-59页
        5.2.1 定位城市主题,彰显城市品位第56页
        5.2.2 挖掘城市主题文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第56-57页
        5.2.3 挖掘城市主题文化,提升城市品牌第57-59页
第6章 挖掘高州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塑造高州城市品牌第59-69页
    6.1 高州旅游资源概况第59-61页
        6.1.1 冼太文化第60-61页
        6.1.2 荔枝文化第61页
    6.2 高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第61页
    6.3 建立具有高州独特旅游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构想第61-67页
        6.3.1 建立冼太文化园第62-66页
        6.3.2 荔枝文化产业园第66页
        6.3.3 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博览园第66-67页
    6.4 高州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关系第67-69页
        6.4.1 文化旅游产业推助经济转型,提高我国软实力第67-68页
        6.4.2 文化旅游产业推助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68页
        6.4.3 创新驱动取代资源依托第68-69页
第7章 结论第69-72页
    7.1 研究结论第69-70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70页
    7.3 对策与建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梁工程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成本的研究
下一篇:天然气水合物储层AVO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