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游目的地台胞游客需求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长三角成台胞聚集地 | 第10页 |
| ·山东、台湾旅游界交流密切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旅游需求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旅游需求研究 | 第12-15页 |
| ·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 ·旅游需求的概念 | 第15页 |
| ·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 | 第15-16页 |
|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 第16-18页 |
| ·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 第18-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2章 山东旅游资源及其客源构成 | 第22-37页 |
| ·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 第22-24页 |
| ·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22页 |
| ·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 第22-24页 |
| ·山东旅游资源概况 | 第24-30页 |
| ·山东省概况 | 第24页 |
| ·山东旅游资源的概况 | 第24-25页 |
| ·山东旅游资源的分布 | 第25-26页 |
| ·山东旅游资源类型 | 第26-29页 |
| ·山东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29-30页 |
| ·山东旅游交通 | 第30-33页 |
| ·旅游交通的概念及类型 | 第30-31页 |
| ·山东旅游交通类型 | 第31-33页 |
| ·山东省旅游客源市场构成 | 第33-37页 |
| ·入境客源市场 | 第33-35页 |
| ·国内客源市场 | 第35-37页 |
| 第3章 台胞游客大陆旅游特征 | 第37-45页 |
| ·台胞游客大陆旅游发展历程 | 第37-39页 |
| ·台胞游客构成变化 | 第39-40页 |
| ·性别构成变化 | 第39页 |
| ·年龄结构变化 | 第39-40页 |
| ·职业构成变化 | 第40页 |
| ·台胞游客旅游行为 | 第40-42页 |
| ·出游时间选择 | 第40页 |
| ·大陆旅游消费行为 | 第40-41页 |
| ·旅游目的地选择 | 第41-42页 |
| ·旅游资源选择偏好 | 第42页 |
| ·台胞游客大陆旅游特征 | 第42-45页 |
| ·规模和数量壮大 | 第42-43页 |
| ·出游方式 | 第43页 |
| ·旅游目的地 | 第43页 |
| ·旅游动机 | 第43-45页 |
| 第4章 长三角台胞山东旅游需求特征 | 第45-61页 |
| ·台胞山东旅游发展历程 | 第45-46页 |
| ·台胞山东旅游需求特征 | 第46-59页 |
| ·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46-57页 |
| ·长三角台胞游出游山东特征 | 第57-59页 |
| ·山东接待台胞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 ·饮食结构雷同化,缺乏山东特色 | 第59页 |
| ·旅游服务质量差 | 第59页 |
| ·旅游宣传夸张化与实际不符 | 第59-60页 |
| ·旅游产品趋同化 | 第60-61页 |
| 第5章 山东开发台湾客源市场对策 | 第61-70页 |
| ·山东开发台湾市场的优势 | 第61-63页 |
| ·文化优势 | 第61页 |
| ·历史优势 | 第61页 |
| ·交通优势 | 第61-62页 |
| ·后奥运旅游优势 | 第62-63页 |
| ·鲁台交流合作加强 | 第63页 |
| ·山东开发台湾市场的劣势 | 第63-65页 |
| ·资源数量多,质量不高 | 第64页 |
| ·旅行社、旅游企业总体实力较弱 | 第64-65页 |
| ·旅游感知度低 | 第65页 |
| ·山东开发台湾市场的对策 | 第65-70页 |
| ·产品开发策略 | 第65页 |
| ·营销策略 | 第65-66页 |
| ·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 | 第66-67页 |
| ·旅游服务策略 | 第67-70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讨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78页 |
| 台胞赴山东旅游意向问卷调研表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