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微效QTL qHd1的精细定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4页
    1.1 水稻抽穗期QTLS的克隆研究第15-19页
        1.1.1 成花素QTLs第15-16页
        1.1.2 Hd1-Hd3a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第16页
        1.1.3 Ghd7-Ehd1-Hd3a/RFT1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第16-18页
        1.1.4 独立于Hd1和Ehd1通路的DTH2光周期开花途径的转录调控第18-19页
    1.2 水稻产量性状QTLS的克隆研究第19-22页
        1.2.1 单株穗数QTL第21页
        1.2.2 每穗粒数QTLs第21-22页
        1.2.3 粒重QTLs第22页
    1.3 微效QTLS在抽穗期和产量性状遗传调控中的重要性第22-2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3套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QTL分析第24-40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2.1.1 水稻材料第25页
        2.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第25页
        2.1.3 统计与遗传分析第25-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2.2.1 性状表现第26-29页
        2.2.2 遗传控制概述第29-30页
        2.2.3 抽穗期QTLs第30-33页
        2.2.4 产量性状QTLs第33-35页
            2.2.4.1 单株穗数第33页
            2.2.4.2 每穗实粒数第33-35页
            2.2.4.3 千粒重第35页
            2.2.4.3 单株产量第35页
        2.2.5 上位性效应第35-37页
    2.3 讨论第37-40页
        2.3.1 TI-RIL促进微效抽穗期Q TLs的检测第37页
        2.3.2 TI-RIL促进产量性状Q TLs的检测第37-39页
        2.3.3 上位性作用调控抽穗期与产量性状第39页
        2.3.4 应用抽穗期变异小的初级群体开展QTL定位研究第39-40页
第三章 微效抽穗期QTL qHd1的精细定位、产量性状多效性分析及其效应表达的分子机制初探第40-6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7页
        3.1.1 水稻材料第40-42页
        3.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第42-45页
        3.1.3 DNA标记分析第45页
        3.1.4 数据分析第45-46页
        3.1.5 候选基因预测及测序分析第46页
        3.1.6 表达分析第46-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60页
        3.2.1 抽穗期QTL qHd1的精细定位第47-49页
        3.2.2 抽穗期QTL qHd1的产量性状多效性分析第49-50页
        3.2.3 qHd1表型效应在不同试验中的变化第50-52页
        3.2.4 分期播种试验所显示的qHd1感温性第52-57页
        3.2.5 qHd1候选基因预测第57-60页
    3.3 讨论第60-63页
        3.3.1 应用杂合片段呈连续交叠的剩余杂合体进行QTL的精细定位第60-61页
        3.3.2 qHd1的抽穗期和产量性状效应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第61-63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孢子培养结合诱变处理创制大白菜突变体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下一篇: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