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肉豆蔻酸/二氧化硅相变纳米胶囊及其储热功能流体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热能储存技术第9页
    1.2 相变材料第9-10页
        1.2.1 相变材料定义第9页
        1.2.2 相变材料分类第9-10页
    1.3 相变胶囊第10-12页
        1.3.1 相变胶囊分类第10-11页
        1.3.2 相变胶囊制备方法第11-12页
    1.4 相变胶囊悬浮液及应用第12-14页
        1.4.1 相变胶囊悬浮液第12-13页
        1.4.2 相变胶囊悬浮液的应用第13-14页
    1.5 纳米流体第14-17页
        1.5.1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第15页
        1.5.2 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第15-16页
        1.5.3 纳米流体的热物性第16-17页
    1.6 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流体研究现状第17-18页
    1.7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第19-26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9-20页
    2.2 制备方法第20-22页
        2.2.1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制备第20页
        2.2.2 Cu@C纳米颗粒的制备第20-21页
        2.2.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制备第21-22页
    2.3 样品表征方法第22-26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2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2-23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3页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3页
        2.3.5 拉曼光谱(Raman)第23页
        2.3.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3-24页
        2.3.7 热重分析法(TGA)和微商热重法(DTG)第24页
        2.3.8 热循环测试第24页
        2.3.9 导热系数第24-25页
        2.3.10 粘度第25-26页
第三章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第26-41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合成机理第27页
    3.3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表征与分析第27-40页
        3.3.1 SEM表征与分析第27-32页
        3.3.2 TEM表征与分析第32-33页
        3.3.3 XRD表征与分析第33-34页
        3.3.4 FTIR表征与分析第34-35页
        3.3.5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性能第35-37页
        3.3.6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第37-38页
        3.3.7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可靠性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Cu@C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41-55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Cu@C制备原理第42-44页
    4.3 纳米Cu表征与分析第44-49页
        4.3.1 SEM表征与分析第44-48页
        4.3.2 XRD表征与分析第48-49页
        4.3.3 FTIR表征与分析第49页
    4.4 Cu@C纳米颗粒的表征与分析第49-54页
        4.4.1 TEM表征与分析第49-52页
        4.4.2 XRD表征与分析第52页
        4.4.3 FTIR表征与分析第52-53页
        4.4.4 Raman表征与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水基MA@SiO_2/Cu@C功能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55-65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相变胶囊悬浮液的悬浮稳定性第55-57页
    5.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第57-64页
        5.3.1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悬浮稳定性第58-59页
        5.3.2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粘度第59-60页
        5.3.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导热性能第60-63页
        5.3.4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热性能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文化转向”看《文心雕龙》中“心”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