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乙丙肝病毒相互干扰及适配体在肝癌诊断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前言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HBV-HCV合并感染的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1 HBV-HCV合并感染的概述第14-15页
        1.1.2 HBV-HCV合并感染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2 肝细胞癌与核酸适配体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9-30页
        1.2.1 肝细胞癌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2 核酸适配体概述及研究进展第20-30页
第2章 HCV与HBV病毒在HBV-HCV合并感染者中的相互抑制作用的探讨第30-44页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30-32页
        2.1.1 研究对象第30页
        2.1.2 HBV-HCV合并感染诊断标准第30-31页
        2.1.3 HBV-HCV合并感染者入组标准第31页
        2.1.4 主要试剂第31页
        2.1.5 主要仪器第31-32页
    2.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2.2.1 肝功能的检测第32页
        2.2.2 HCV RNA及HBV DNA的荧光定量检测第32页
        2.2.3 HCV RNA基因型的检测第32-33页
        2.2.4 统计分析第33页
    2.3 实验结果第33-41页
        2.3.1 研究人群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第33-35页
        2.3.2 比较HB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BV感染组病毒学特征第35-36页
        2.3.3 HBV-HCV合并感染组和单纯HCV感染组病毒学特征第36-39页
        2.3.4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HBV与HCV复制的基本特征第39-41页
        2.3.5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与HBV血清标志物相关性第41页
    2.4 讨论第41-44页
第3章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在肝脏肿瘤诊断与靶向治疗方面的初步研究第44-6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4-51页
        3.1.1 细胞系第44页
        3.1.2 主要试剂第44-46页
        3.1.3 主要仪器第46-47页
        3.1.4 实验方法第47-51页
        3.1.5 统计学方法第51页
    3.2 实验结果第51-62页
        3.2.1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过程第51-54页
        3.2.2 适配体HCA#3 选择性识别Hep G2细胞第54页
        3.2.3 单链DNA适配体的生物稳定性第54-58页
        3.2.4 Ap DC的形成及适配体作为运载工具选择性递送霉素对Hep G2细胞第58-61页
        3.2.5 选择性递送Ap DC至Hep G2细胞导致选择性的细胞毒性第61-62页
    3.3 讨论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8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ee-Carter死亡率模型中死亡率指数的单位根检验
下一篇:miR-95-3p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