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论文--晶体管:按工艺分论文

多功能有机薄膜晶体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4页
    1.1 有机薄膜晶体管第11-13页
        1.1.1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1-12页
        1.1.2 有机薄膜晶体管性能参数第12-13页
    1.2 多功能有机薄膜晶体管第13-16页
        1.2.1 几种主要的多功能有机薄膜晶体管第13-14页
        1.2.2 有机晶体管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第14-15页
        1.2.3 有机发光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第15-16页
    1.3 研究现状、发展方向与存在问题第16-21页
        1.3.1 有机晶体管存储器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2 有机发光晶体管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3 多功能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第21页
    1.4 摩擦纳米发电机简介第21-22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第24-31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2.1.1 主要试剂第24页
        2.1.2 主要测试仪器第24-25页
    2.2 薄膜制备及表征第25-29页
        2.2.1 基片处理第25-26页
        2.2.2 旋涂法制膜第26-27页
        2.2.3 磁控溅射法制膜第27页
        2.2.4 真空蒸镀法制膜第27-28页
        2.2.5 薄膜表征第28-29页
    2.3 器件的制备、测试方式第29-31页
        2.3.1 晶体管器件制备第29页
        2.3.2 电学性能测试第29-30页
        2.3.4 光学性能测试第30页
        2.3.5 柔性器件的机械稳定性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基于Ta_2O_5/并五苯的有机摩擦晶体管第31-40页
    3.1 OTT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1-35页
        3.1.1 OTT的制备和薄膜表征第31-33页
        3.1.2 OTT的基本电学性能与稳定性第33-34页
        3.1.3 OTT的摩擦调控功能第34-35页
    3.2 OTT的工作机理分析第35-36页
    3.3 OTT的应用研究第36-39页
        3.3.1 OTT调控OLED发光应用第36-37页
        3.3.2 OTT的光敏特性研究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Ta浮栅的有机摩擦晶体管存储器第40-50页
    4.1 OTTM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0-46页
        4.1.1 OTTM的器件结构、制备与绝缘层介电常数测试第40-41页
        4.1.2 OTTM的基本电学性能第41-43页
        4.1.3 OTTM的摩擦存储功能第43-45页
        4.1.4 柔性OTTM的稳定性第45-46页
    4.2 OTTM的摩擦存储机理分析第46-48页
    4.3 OTTM的应用研究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基于铱离子型配合物的发光晶体管研究第50-64页
    5.1 基于[Ir(dmfpz)_2(dtb-bpy)]PF_6的发光晶体管第50-57页
        5.1.1 [Ir(dmfpz)_2(dtb-bpy)]PF_6材料与薄膜表征第50-53页
        5.1.2 器件结构与基本电学性能第53-54页
        5.1.3 器件发光性能第54-56页
        5.1.4 工作机理分析第56-57页
    5.2 基于[Ir(ppy)_2pyim]PF_6/PMMA体系的发光晶体管第57-63页
        5.2.1 [Ir(ppy)_2pyim]PF_6/PMMA体系薄膜表征第57-59页
        5.2.2 器件基本电学性能第59-60页
        5.2.3 器件发光性能第60-61页
        5.2.4 工作机理分析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EEE802.11ah协议的技术研究与系统仿真
下一篇:中国体育外交与大众体育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