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宽带数字接收机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2.2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第2章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25页 |
2.1 信号采样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1 奈奎斯特采样理论 | 第17-20页 |
2.1.2 宽带信号带通采样理论 | 第20-21页 |
2.2 软件无线电数字接收机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2.2.1 射频直接采样数字化结构 | 第21-22页 |
2.2.2 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 第22页 |
2.2.3 宽带中频采样数字化结构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信道化技术理论基础 | 第25-35页 |
3.1 信道化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3.1.1 滤波器组技术 | 第25页 |
3.1.2 均匀信道化技术 | 第25-28页 |
3.1.3 信号完全重构条件 | 第28-29页 |
3.1.4 动态信道化技术 | 第29-30页 |
3.2 频谱检测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3.2.1 频谱检测方法对比 | 第30页 |
3.2.2 功率谱检测方法 | 第30-33页 |
3.2.3 频谱检测实测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改进的非均匀信道化与动态信道化方法 | 第35-57页 |
4.1 均匀信道化方法的改进 | 第35-42页 |
4.1.1 频率响应屏蔽技术 | 第35-37页 |
4.1.2 基于FRM的均匀信道化技术 | 第37-40页 |
4.1.3 改进方法的仿真验证 | 第40-42页 |
4.2 基于组合均匀信道化的非均匀信道化方法 | 第42-51页 |
4.2.1 基于原型滤波器的调制滤波器组 | 第43-45页 |
4.2.2 基于组合均匀信道化的非均匀信道化结构 | 第45-49页 |
4.2.3 基于组合均匀信道化的非均匀信道化结构优化 | 第49-50页 |
4.2.4 非均匀信道化方法的仿真验证 | 第50-51页 |
4.3 基于非均匀信道化的动态信道化方法 | 第51-55页 |
4.3.1 基于功率谱估计的信道判决方法 | 第51-53页 |
4.3.2 动态信道化实现方案设计 | 第53-54页 |
4.3.3 动态信道化方案的仿真验证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动态信道化技术在FPGA上的实现 | 第57-71页 |
5.1 基于FPGA的系统结构 | 第57-63页 |
5.1.1 基于FPGA的数字下变频 | 第57-59页 |
5.1.2 基于FPGA的子带分解 | 第59-62页 |
5.1.3 基于FPGA的频谱检测 | 第62页 |
5.1.4 数据成帧与基于PCIE的数据上传 | 第62-63页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3-66页 |
5.2.1 PCIE总线数据解析 | 第64页 |
5.2.2 子带信号的数据处理 | 第64-65页 |
5.2.3 人机交互界面 | 第65-66页 |
5.3 系统的测试与结果 | 第66-70页 |
5.3.1 系统测试方案 | 第66-67页 |
5.3.2 系统固定频点测试 | 第67页 |
5.3.3 系统信道化能力测试 | 第67-68页 |
5.3.4 系统对频谱变化的测试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