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两株真菌转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第13-37页
   ·微生物转化第13-14页
     ·降毒功能第13页
     ·发现新的活性成分或提高药物水溶性第13-14页
     ·手性还原和手性拆分第14页
     ·哺乳动物药物代谢的微生物模型第14页
   ·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第14-31页
     ·甾体微生物转化的历史第15-16页
     ·甾体微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和羟基化反应的机理第16-17页
     ·甾体微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7-31页
   ·薯蓣皂苷类化合物及薯蓣皂苷元的微生物转化第31-34页
     ·薯蓣皂苷类化合物及薯蓣皂苷元的生物活性第31-32页
     ·具有薯蓣皂苷元配基的甾体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第32页
     ·薯蓣皂苷元的微生物转化第32-34页
   ·论文设计思路第34-3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4-35页
     ·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二章 转化薯蓣皂苷元微生物的筛选第37-42页
   ·实验材料第37-39页
     ·仪器第37页
     ·材料与试剂第37页
     ·供筛选菌株第37-38页
     ·培养基组成第38-39页
   ·实验方法第39-41页
     ·筛选微生物技术路线第39页
     ·筛选过程第39-41页
   ·实验结果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白腐真菌杂色云芝转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第42-63页
   ·实验第42-43页
     ·实验仪器第42页
     ·试剂与材料第42页
     ·供试菌株第42页
     ·底物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5页
     ·技术路线第43页
     ·转化扩大培养第43页
     ·杂色云芝转化剑麻皂素,乙酰薯蓣皂素,薯蓣皂苷元酮,3-1 的实验第43页
     ·杂色云芝催化薯蓣皂苷元酶系的确定第43-45页
   ·生物活性测试第45页
   ·实验结果第45-61页
     ·发酵液萃取第45页
     ·转化产物分离第45-46页
     ·转化产物鉴定第46-59页
     ·杂色云芝转化剑麻皂素, 乙酰薯蓣皂素, 薯蓣皂苷元酮, 3-1 的结果与讨论第59-60页
     ·杂色云芝中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系的确定第60-61页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第61页
   ·问题第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刺孢小克银汉霉静息细胞转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第63-78页
   ·实验第63页
     ·实验仪器第63页
     ·试剂与材料第63页
     ·供试菌株第63页
     ·底物第63页
   ·实验方法第63-66页
     ·实验技术路线第63-65页
     ·刺孢小克银汉霉培养第65页
     ·刺孢小克银汉霉静息细胞的制备第65-66页
     ·扩大刺孢小克银汉霉静息细胞转化薯蓣皂苷元第66页
     ·转化产物的分离第66页
     ·C. echinulata 静息细胞转化剑麻皂素,乙酰薯蓣皂素,4-1—4-4 实验第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75页
     ·转化产物结构鉴定第66-75页
   ·转化剑麻皂素,乙酰皂素,4-1,4-2,4-3,4-4 的结果与分析第75-76页
     ·转化结果第75页
     ·结果分析第75-76页
     ·刺孢小克银汉霉转化薯蓣皂苷元的转化途径第76页
   ·问题第76页
   ·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创新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7页
附录第87-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生理型、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对应可育系小花叶绿体蛋白差异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大叶地不容块根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