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大F数光学成像系统传函补偿技术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7页
        1.2.1 MTFC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大F数光学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大F数图像质量退化机理第19-29页
    2.1 成像系统的退化模型第19-22页
    2.2 大F数成像系统的退化机理第22-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大F数图像的MTFC理论与方法第29-49页
    3.1 MTFC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9-30页
    3.2 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第30-33页
        3.2.1 针孔法第31页
        3.2.2 狭缝法第31-32页
        3.2.3 刃边法第32-33页
    3.3 像质评价第33-36页
        3.3.1 主观评价第33-34页
        3.3.2 客观评价第34-36页
    3.4 不同补偿方法的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3.4.1 逆滤波第37-38页
        3.4.2 维纳滤波第38-39页
        3.4.3 Richardson-Lucy滤波第39-40页
        3.4.4 约束最小二乘方(正则)滤波第40-41页
        3.4.5 算法性能比较第41-42页
    3.5 图像噪声预处理第42-44页
    3.6 空间遥感的MTFC技术第44-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大F数图像MTFC技术的实验验证第49-57页
    4.1 鉴别率板第50-54页
    4.2 室外景物第54-55页
    4.3 大F数光学系统的应用分析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大F数光学成像系统的极限分析第57-69页
    5.1 实验分析第57-59页
    5.2 仿真分析第59-66页
        5.2.1 光学成像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9-64页
        5.2.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第69-70页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线式结构光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银行收单风险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