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立体桁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背景第9-12页
        1.1.1 立体桁架结构的应用第9-10页
        1.1.2 连续倒塌事故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静力作用下连续倒塌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动力作用下连续倒塌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连续倒塌主要设计方法第14-16页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6-19页
        1.3.1 研究的意义第16页
        1.3.2 研究的思路第16-17页
        1.3.3 研究的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连续倒塌分析方法及评价准则第19-31页
    2.1 结构连续倒塌数值模拟方法第19-21页
        2.1.1 倒塌过程模拟的数值方法第19页
        2.1.2 动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原理第19-21页
        2.1.3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第21页
    2.2 基于ABAQUS的连续倒塌分析第21-27页
        2.2.1 计算模型设计第21-23页
        2.2.2 考虑杆件屈曲的材料模型第23-24页
        2.2.3 计考虑损伤累积的材料模型第24-25页
        2.2.4 定义杆件失效时间第25-26页
        2.2.5 初始失效构件的引入第26-27页
    2.3 敏感性评价指标第27-28页
    2.4 空间结构倒塌判定准则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静力作用下立体桁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第31-51页
    3.1 整体结构与单榀桁架的对比分析第31-33页
        3.1.1 数值分析模型第31-32页
        3.1.2 分析结果对比第32-33页
    3.2 杆件敏感性分析第33-36页
        3.2.1 敏感性指标第33-35页
        3.2.2 重要性系数第35-36页
    3.3 敏感构件和关键构件分布位置第36-37页
    3.4 立体桁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因素第37-45页
        3.4.1 高跨比的影响第40-41页
        3.4.2 跨度的影响第41-43页
        3.4.3 截面形式的影响第43-45页
    3.5 倒塌破坏过程模拟第45-49页
        3.5.1 初始失效为A类腹杆第45-47页
        3.5.2 初始失效为B类腹杆第47-48页
        3.5.3 初始失效为上弦杆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地震作用下立体桁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第51-65页
    4.1 地震作用下完整结构的动力响应第51-55页
        4.1.1 地震波的选取第51-52页
        4.1.2 破坏加速度及倒塌极限位移第52-54页
        4.1.3 薄弱部位分布第54-55页
    4.2 地震作用下立体桁架结构的连续倒塌破坏第55-59页
        4.2.1 连续倒塌破坏模式第55页
        4.2.2 缺陷结构的破坏模式第55-59页
    4.3 增加交叉支撑后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新型复杂摩天轮结构抗震与抗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