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1.2.1 霉变真菌的分类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霉的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影响竹材霉变的关键组分研究 | 第25-36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5-2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2.3.1 竹粉单一组分的霉变分析 | 第29-31页 |
2.3.2 竹粉各组分对二元组合物霉变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3 竹粉各组分对多元组合物霉变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热处理对竹塑复合材料防霉性能的影响 | 第36-53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3.2.2 试验仪器 | 第37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3.3.1 热处理对竹粉各组分霉变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热处理对竹粉质量、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3 热处理对竹粉吸湿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4 热处理对竹粉霉变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5 热处理对竹粉表观材色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6 竹塑复合材料防霉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3.3.7 热处理对竹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肉桂醇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的防霉性能 | 第53-62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4.2.2 试验仪器 | 第53-54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4.3.1 肉桂醇抑菌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4.3.2 肉桂醇对竹塑复合材料防霉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3 肉桂醇对竹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改善竹塑复合材料的防霉性能 | 第62-77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2-65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5.2.2 试验仪器 | 第62-63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63-6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5.3.1 纳米氧化锌的硅烷改性表征 | 第65-66页 |
5.3.2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对竹塑复合材料防霉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3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对霉菌生化机制的影响 | 第68-69页 |
5.3.4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对竹塑复合材料外观形态的影响 | 第69-70页 |
5.3.5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对竹塑复合材料表观材色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6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对竹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5.3.7 硅烷改性纳米氧化锌用量对竹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8页 |
6.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及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