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7-18页
        1.4.1 主要工作第17-18页
        1.4.2 创新之处第18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8-20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3页
        2.1.1 医疗救助第20-21页
        2.1.2 公私合作第21-23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3-24页
        2.2.2 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第24-25页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5-26页
    2.3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实践第27-37页
    3.1 山西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及实施情况第27-30页
        3.1.1 山西省经济发展及公共卫生基本情况第27-29页
        3.1.2 山西省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开展情况第29-30页
        3.1.3 山西省目前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第30页
    3.2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实践第30-36页
        3.2.1 政府政策环境及救助实践第30-33页
        3.2.2 非政府组织实践情况第33-34页
        3.2.3 企业、个人参与情况第34-36页
    3.3 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7-46页
    4.1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第37-42页
        4.1.1 政府宏观管理弊端第37-39页
        4.1.2 非政府组织参与性弱第39-40页
        4.1.3 企业、个人参与滞后第40-41页
        4.1.4 相关配套制度落后第41-42页
    4.2 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2-45页
        4.2.1 立法体系不健全第42-43页
        4.2.2 经济支持不足第43-44页
        4.2.3 文化氛围欠缺第44-45页
    4.3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国内外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实践及经验借鉴第46-52页
    5.1 国内外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实践第46-50页
        5.1.1 美国医疗救助“公私合作”实践第46-48页
        5.1.2 印度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私合作”实践第48页
        5.1.3 上海浦东慈善医院医疗救助实践第48-50页
    5.2 国内外医疗救助“公私合作”经验借鉴第50-51页
        5.2.1 合作形式多样化第50页
        5.2.2 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第50-51页
        5.2.3 私人部门内部管理规范化第51页
    5.3 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完善山西省医疗救助“公私合作”的政策建议第52-61页
    6.1 树立“公私合作”理念第52-53页
        6.1.1 转变政府传统观念第52页
        6.1.2 培育“公私合作”文化环境第52-53页
    6.2 改革“公私合作”管理体制第53-55页
        6.2.1 改革政府宏观管理第53-54页
        6.2.2 加强私人部门内部管理第54-55页
    6.3 完善“公私合作”运行体系第55-59页
        6.3.1 创新多元合作模式第55-56页
        6.3.2 优化资金筹集机制第56-58页
        6.3.3 健全人才培养交流机制第58页
        6.3.4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第58-59页
    6.4 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第59-60页
        6.4.1 完善监督机制第59页
        6.4.2 注重制度衔接第59-60页
    6.5 小结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1、结论第61页
    2、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单病种付费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凝血因子的cDNA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