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第三人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新行政诉讼法中第三人制度的进步与不足第10-21页
    1.1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现实意义第10页
    1.2 新法实施之前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缺陷第10-11页
    1.3 新法中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相关规定第11-12页
    1.4 新法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进步之处第12-18页
        1.4.1 明确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资格取得方式第12-15页
        1.4.2 限制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上诉权第15-16页
        1.4.3 完善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证据权利体系第16-18页
    1.5 新法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不足之点第18-21页
        1.5.1 未厘清“利害关系”的范围第18页
        1.5.2 未对行政诉讼第三人进行类别划分第18-19页
        1.5.3 未明确特殊行政主体能否拥有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问题第19-20页
        1.5.4 未明确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明确参讼时间第20-21页
第2章 行政诉讼第三人之“利害关系”范围界定第21-30页
    2.1“利害关系”问题研究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价值第21-22页
        2.1.1 利害关系是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的准入条件第21页
        2.1.2 利害关系是区分行政诉讼第三人和原告的重要标准第21-22页
    2.2 行政诉讼第三人“利害关系”的分类第22-24页
        2.2.1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与事实上的利害关系第22-23页
        2.2.2 直接的利害关系与间接的利害关系第23-24页
    2.3 行政诉讼第三人“利害关系”的构成要件第24-28页
        2.3.1 权益要件第25-26页
        2.3.2 因果关系要件第26-27页
        2.3.3 具体判断方法第27-28页
    2.4 行政诉讼第三人范围的发展趋势第28-30页
第3章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分类及其诉讼权利第30-42页
    3.1 民事诉讼第三人与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划分的区别第30-32页
    3.2 理论界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分类第32-34页
        3.2.1 必然性利害关系第三人、或然性利害关系第三人和预决性利害关系第三人第32-33页
        3.2.2 权利关系第三人、义务关系第三人和事实关系第三人第33-34页
    3.3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构想分类及其各自特点与诉讼权利第34-39页
        3.3.1 必要型共同行政诉讼第三人及其特点与诉讼权利第35-37页
        3.3.2 普通参加型的行政诉讼第三人及其特点与诉讼权利第37-38页
        3.3.3 辅助参加型的行政诉讼第三人及其特点与诉讼权利第38-39页
    3.4 完善行政诉讼第三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额诉讼程序研究
下一篇:主审法官制度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