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股东签名之股东会决议效力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23页 |
| (一)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1. 股东会决议行为的性质 | 第13-14页 |
| 2. “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4-15页 |
| 3. 股东会瑕疵决议 | 第15-16页 |
| 4. 股东诚信义务 | 第16-17页 |
| (二)股东签名被伪造之现状 | 第17-20页 |
| 1. 理论方面 | 第17-18页 |
| 2. 司法实践方面 | 第18-19页 |
| 3. 伪造股东签名的范围及方式 | 第19-20页 |
| (三)伪造股东签名所侵犯的权利 | 第20-23页 |
| 1. 股权 | 第20-22页 |
| 2. 姓名权 | 第22-23页 |
| 二、伪造股东签名类型化及股东会决议效力 | 第23-35页 |
| (一)伪造股东签名的具体分类 | 第23-25页 |
| 1. 类型化思维与类型化方法 | 第23-24页 |
| 2. 伪造股东签名的具体分类 | 第24-25页 |
| (二)有效股东会决议的构成要件 | 第25-28页 |
| 1. 会议召集主体适格 | 第26页 |
| 2. 符合股东会通知程序 | 第26页 |
| 3. 股东自由的意思表示 | 第26-27页 |
| 4. 决议符合“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27页 |
| 5. 有决议权限,且决议内容合法合章 | 第27-28页 |
| (三)伪造股东签名之股东会决议效力模式划分 | 第28-32页 |
| 1. 决议不成立 | 第28-30页 |
| 2. 决议可撤销 | 第30-31页 |
| 3. 决议无效 | 第31-32页 |
| (四)伪造股东签名形成的瑕疵股东会决议的法律效力 | 第32-35页 |
| 1. 对内效力 | 第32-33页 |
| 2. 对外效力 | 第33-35页 |
| 三、伪造股东签名的侵权救济 | 第35-43页 |
| (一)伪造股东签名侵权救济的原则 | 第35-36页 |
| 1. 维护决议稳定性原则 | 第35页 |
| 2. 尊重决议程序公正性原则 | 第35-36页 |
| (二)伪造股东签名的侵权救济途径 | 第36-38页 |
| 1. 股东签名被伪造导致决议不成立之救济 | 第36-37页 |
| 2. 股东签名被伪造导致决议可撤销之救济 | 第37页 |
| 3. 股东签名被伪造导致决议无效之救济 | 第37-38页 |
| 4. 三种瑕疵引起的诉讼程序 | 第38页 |
| 5. 免责事由 | 第38页 |
| (三)《公司法》相关规则及其适用 | 第38-43页 |
| 1. 司法解释“立法化”之趋势 | 第39-40页 |
| 2. 司法解释的效力存在争议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