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若干土地流转思想述评
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5-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5-7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9-10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9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一、农村土地 | 第10页 |
二、农村土地流转 | 第10页 |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 | 第10-13页 |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 第11页 |
二、科斯的产权理论 | 第11-12页 |
三、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杜润生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杜润生的土地产权思想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杜润生论土地流转的法治保障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杜润生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导向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杜润生论土地流转的农会组织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林毅夫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24-29页 |
第一节 林毅夫的土地产权思想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林毅夫论土地流转的法治保障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林毅夫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导向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厉以宁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厉以宁的土地产权思想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厉以宁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导向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厉以宁论土地流转的农会组织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厉以宁论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 | 第33-35页 |
第六章 其他学者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35-39页 |
第一节 陈锡文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吴敬琏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周其仁的土地流转思想 | 第38-3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39-44页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关于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的思考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关于加快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