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掺杂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胆甾相液晶的光电性能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9页
    1.1 引言第17-18页
    1.2 发光材料发展概述第18-22页
        1.2.1 发光材料分类第18-20页
        1.2.2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现象第20-21页
        1.2.3 发光材料的顺反异构现象第21-22页
    1.3 胆甾相液晶的体系概述第22-27页
        1.3.1 液晶材料的起源与发展第22-23页
        1.3.2 胆甾相液晶的分类与性能第23-24页
        1.3.3 胆甾相液晶的研究及应用第24-27页
    1.4 课题研究背景第27-28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衍生物(CN-APHP)的合成及表征第29-36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9-30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式第30页
    2.4 目标化合物分子的合成路线及结构表征第30-32页
    2.5 目标化合物的性能研究第32-35页
        2.5.1 液晶性质第32页
        2.5.2 发光性能及AIEE效应第32-34页
        2.5.3 发光各向异性第34-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掺杂胆甾相液晶的荧光分子的电控多稳态器件制备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37页
    3.3 实验条件对液晶器件制备的影响第37-39页
        3.3.1 手性添加剂含量对液晶器件相态形成的影响第37-38页
        3.3.2 液晶盒盒厚对液晶器件相态形成的影响第38-39页
    3.4 多稳态液晶器件的制备第39-41页
    3.5 多稳态液晶器件的性能表征第41-45页
        3.5.1 多稳态液晶器件光电性能和发光性能的曲线表征第42-43页
        3.5.2 多稳态液晶器件电控连续可调性的曲线表征第43-45页
        3.5.3 多稳态液晶器件稳定性的曲线表征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光致/热致异构行为第46-56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46-47页
    4.3 顺反式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的制备第47页
        4.3.1 反式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Z)-CN-APHP)的制备第47页
        4.3.2 顺式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E)-CN-APHP)的制备第47页
    4.4 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光致异构行为第47-53页
        4.4.1 顺反式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的基本性能表征第47-51页
        4.4.2 顺反式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的光致异构行为第51-53页
    4.5 α-氰基取代二苯乙烯型衍生物热致异构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基于顺反异构原理的发光液晶分子不同荧光强度和不同偏振度的液晶器件制备第56-65页
    5.1 引言第56-57页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57页
    5.3 器件的制备方法第57-58页
    5.4 基于顺反异构原理的发光液晶分子不同荧光强度和不同偏振度的液晶器件制备第58-64页
        5.4.1 基于顺反异构发光液晶分子不同荧光强度的液晶器件制备第58-61页
        5.4.2 基于顺反异构体发光偏振度差异性的荧光器件制备第61-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4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第74页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第74页
    3) 获得的学术奖励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SiO2孔径的可控合成及牛血清蛋白的吸附特性
下一篇:石墨阳极电催化反应的探究和重金属离子对非均相电Fenton催化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