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货币观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哈贝马斯货币观的理论脉络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批判理论传统的延续 | 第12-16页 |
(一)对韦伯悲观论的批判性反思 | 第13-15页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性考察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对帕森斯社会功能主义的批判接受 | 第16-19页 |
(一)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论 | 第17-18页 |
(二)哈贝马斯的批判吸收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对生活世界概念进行语言学改造 | 第19-22页 |
(一)对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改造 | 第19-20页 |
(二)作为交往行动补充概念的生活世界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哈贝马斯货币观的基本内容 | 第22-41页 |
第一节 行动理论视域中的货币 | 第22-29页 |
(一)目的行动与交往行动 | 第22-25页 |
(二)作为协调行动的媒介之货币的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三)货币:策略行动取代交往行动的必然性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社会理论视域中的货币 | 第29-37页 |
(一)系统--生活世界的双层社会结构观 | 第30-33页 |
(二)货币媒介的整合功能 | 第33-37页 |
第三节 货币在生活世界殖民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37-41页 |
(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 第37-38页 |
(二)货币在殖民化中的作用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哈贝马斯货币观的当代价值 | 第41-46页 |
第一节 理论意义 | 第41-44页 |
(一)哈贝马斯货币观的积极意义 | 第41-42页 |
(二)哈贝马斯货币观的局限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