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7-10页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2.1 基础设施资本的界定 | 第10-11页 |
1.2.2 非基础设施资本的界定 | 第11页 |
1.2.3 经济增长的定义 | 第11页 |
1.3 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关于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关于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资本匹配结构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最优匹配结构的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2.1 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17-20页 |
2.1.1 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 第17-18页 |
2.1.2 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效应 | 第18-19页 |
2.1.3 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 | 第19页 |
2.1.4 基础设施的福利效应 | 第19-20页 |
2.2 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最优匹配结构的理论模型 | 第20-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估算和我国的基础设施现状 | 第24-40页 |
3.1 资本存量估算的文献综述 | 第24页 |
3.2 资本估算方法的选择 | 第24-25页 |
3.3 基础设施资本、非基础设施资本统计范围 | 第25-26页 |
3.4 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基本要素的确定 | 第26-29页 |
3.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确定 | 第26-27页 |
3.4.2 资本折旧率的确定 | 第27-28页 |
3.4.3 基年的选择以及基年资本存量的确定 | 第28页 |
3.4.4 价格指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3.5 基础设施资本存量1981—2014年的估算结果 | 第29-33页 |
3.6 我国的基础设施现状 | 第33-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的最优匹配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40-47页 |
4.1 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40-44页 |
4.1.1 回归方程和相关统计数据 | 第40-41页 |
4.1.2 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第41-43页 |
4.1.3 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的计量结果 | 第43-44页 |
4.2 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最优匹配的实证研究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本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47-48页 |
5.1.1 本文总结 | 第47页 |
5.1.2 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