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监管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导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1-15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简要述评第14-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文献综述法第15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5页
        (三)比较研究法第15-16页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第16-17页
        (一)研究重点第16页
        (二)研究难点第16页
        (三)创新点第16-17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意义第17-24页
    一、公共冲突、公共危机及社会冲突第17-19页
        (一)公共冲突第17-18页
        (二)公共危机第18页
        (三)社会冲突第18-19页
    二、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第19-21页
        (一)网络舆情第19页
        (二)网络舆论第19-21页
    三、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意义第21-24页
        (一)政治意义第21-22页
        (二)政府治理意义第22页
        (三)社会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我国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现状分析第24-32页
    一、我国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取得的成就第24-26页
        (一)建立了专业化的监测机构第24-25页
        (二)健全了监测技术和手段第25-26页
        (三)出台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第26页
    二、我国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一)政府难以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后续影响第26-28页
        (二)网络舆情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议程第28-29页
        (三)网络舆情政府监管范围狭窄第29页
        (四)网络舆情政府官员问责机制缺乏第29-30页
        (五)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重视程度不够第30-31页
        (六)媒体倾向型报道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外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监管经验及启示第32-38页
    一、国外经验第32-35页
        (一)美国监管经验第32-33页
        (二)韩国监管经验第33-34页
        (三)俄罗斯监管经验第34-35页
    二、国外经验启示第35-38页
        (一)政府建设启示第36-37页
        (二)社会监督启示第37页
        (三)行业自律启示第37-38页
第四章 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政府监管完善对策建议第38-46页
    一、强化政府公信力建设第38-40页
        (一)正确处理公共冲突中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第38-39页
        (二)提升政府行为的公正透明第39页
        (三)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第39-40页
    二、优化网络舆情治理结构第40-41页
        (一)推行多元化治理第40-41页
        (二)加强专业化治理第41页
    三、健全网络舆情监管手段第41-43页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管作用第42页
        (二)畅通网络民意反映渠道第42页
        (三)形成“开门迎客”的思维理念第42-43页
    四、注意引导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第43-44页
        (一)积极引导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第43页
        (二)培养官方网络意见领袖第43-44页
    五、强化与媒体的合作第44-46页
        (一)保持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第44页
        (二)拓展与新兴媒体的合作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