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 时间顺序上具有历史阶段性 | 第11-12页 |
2. 空间分布上既有整体又有具体研究 | 第12-13页 |
3. 民族经济政策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页 |
(四)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学科属性 | 第17-21页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 民族政策的概念 | 第17-18页 |
2. 民族经济政策的概念 | 第18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学科属性 | 第18-19页 |
1. 民族经济政策是一个交叉领学科领域 | 第18页 |
2. 民族经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19页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特殊性 | 第19-21页 |
1. 民族经济政策对象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2. 民族经济政策环境的特殊性 | 第20页 |
3. 民族经济政策目的的特殊性 | 第20页 |
4. 政策原则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 | 第21-29页 |
(一) 政策经济社会背景 | 第21-22页 |
(二) 政策内容 | 第22-29页 |
1. 财政政策 | 第22-24页 |
2. 税收政策 | 第24-25页 |
3. 产业发展政策 | 第25-27页 |
4. 民族贸易政策 | 第27-28页 |
5. 扶贫政策 | 第28-29页 |
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 第29-39页 |
(一)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 | 第29-34页 |
(二)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经济政策的主要经验 | 第34-39页 |
1. 全面推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 第34-35页 |
2. 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资源自我资本化 | 第35页 |
3. 价格改革失败,以计划手段推行经济改革,实行紧缩经济政策 | 第35-36页 |
4. 外向型经济发展导向,乡镇企业需支持沿海地区发展 | 第36页 |
5. 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帮助国家经济恢复的三个因素 | 第36-39页 |
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 民族经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1. 民族经济政策的激励效应体现不足 | 第39页 |
2. 民族经济政策的民族性体现不充分 | 第39页 |
3. 民族经济政策加快民族地区政府体制改革步伐较慢 | 第39-40页 |
4. 民族经济政策中的产业政策有待完善 | 第40页 |
(二) 民族地区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1. 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缺乏 | 第40页 |
2. 劳动者素质偏低,教育教学条件差 | 第40页 |
3. 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手段落后 | 第40-43页 |
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政策的建议 | 第43-47页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民族地区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第43-44页 |
(二) 激励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第44页 |
(三) 提升民族地区民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就业服务体系 | 第44-45页 |
(四) 始终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