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1.1.1 太赫兹波简介 | 第8-9页 |
1.1.2 THz成像的分类 | 第9-12页 |
1.1.3 THz成像的应用 | 第12-13页 |
1.1.4 THz成像的限制因素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被动成像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主动成像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THz主动成像系统概述 | 第17-26页 |
2.1 光学结构 | 第17-19页 |
2.2 THz信号源 | 第19-21页 |
2.3 THz探测器 | 第21-22页 |
2.4 扫描控制与数据采集装置 | 第22-24页 |
2.5 软件实现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THz主动成像系统分析 | 第26-36页 |
3.1 ZEMAX仿真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3.2 系统效率分析 | 第28-30页 |
3.2.1 光学部件效率 | 第28页 |
3.2.2 部件间的耦合效率 | 第28-29页 |
3.2.3 目标物体引起的功率变化 | 第29-30页 |
3.2.4 系统效率计算与分析 | 第30页 |
3.3 信噪比估计 | 第30页 |
3.4 角度变化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 第30-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THz主动成像系统改进 | 第36-58页 |
4.1 光路的重新装调 | 第36-38页 |
4.1.1 利用点光源粗调光路 | 第36-37页 |
4.1.2 利用激光光斑分析仪和点光源调节检测光路 | 第37-38页 |
4.1.3 利用锁相放大器精确微调 | 第38页 |
4.2 确定系统工作的最佳频点 | 第38-44页 |
4.2.1 系统工作频点对光束分离器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4.2.2 不同频点源的发射功率 | 第41页 |
4.2.3 THz探测器的响应度 | 第41-42页 |
4.2.4 综合分析 | 第42-44页 |
4.3 重新构建二维扫描机构扫描轨迹 | 第44-48页 |
4.3.1 光学反射基本理论 | 第44-45页 |
4.3.2 建立模型 | 第45-47页 |
4.3.3 γ角对扫描轨迹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优化系统数据处理算法 | 第48-50页 |
4.5 优化锁相放大器参数设置 | 第50-53页 |
4.6 优化LabVIEW程序 | 第53-54页 |
4.7 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