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3 文献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17-18页
2 城镇化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人口城镇化第18页
        2.1.2 土地城镇化第18-19页
        2.1.3 新型城镇化第19页
    2.2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判定第19-21页
3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1-25页
    3.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分析第21-22页
        3.1.1 二元土地制度推进土地城镇化第21页
        3.1.2 二元户籍制度抑制人口城镇化第21-22页
    3.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联关系分析第22-23页
        3.2.1 要素集聚效应第22页
        3.2.2 规模经济效应第22-23页
        3.2.3 成本上升的挤出效应第23页
        3.2.4 “城市病”效应第23页
    3.3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第23-25页
        3.3.1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低协调性不能有效拉动消费第23-24页
        3.3.2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低协调性将扩大城乡差距第24-25页
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实证分析第25-38页
    4.1 熵权法第25页
    4.2 人口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第25-29页
        4.2.1 人口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5-26页
        4.2.2 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第26-28页
        4.2.3 人口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第28-29页
    4.3 土地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第29-33页
        4.3.1 土地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9-30页
        4.3.2 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第30-33页
        4.3.3 土地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第33页
    4.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分析第33-38页
        4.4.1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33-35页
        4.4.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第35-36页
        4.4.3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结果分析第36-38页
5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对经济发展实证分析第38-45页
    5.1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38-39页
    5.2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第39-41页
        5.2.1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第39-40页
        5.2.2 Hausman检验第40-41页
    5.3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第41页
    5.4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41-42页
    5.5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第42-45页
6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5-49页
    6.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6.2 对策建议第46-49页
        6.2.1 突破二元户籍制度困境,实现人口生活方式的“城镇化”第46-47页
        6.2.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生产效率的“城镇化”第47页
        6.2.3 深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促进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帮一”结对帮扶方式的扶贫效果研究--基于福绵区的实证
下一篇: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