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分类和命名 | 第10-13页 |
1.3 宿主特异性 | 第13-14页 |
1.4 流行病学 | 第14-20页 |
1.5 隐孢子虫群体遗传学研究 | 第20-27页 |
1.6 隐孢子虫基因组学研究 | 第27-31页 |
1.7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新疆地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犊牛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第32-42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新疆地区奶牛犊牛十二指肠贾第虫系统进化分析 | 第42-54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7-54页 |
第四章 新疆地区奶牛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54-59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新疆地区牛安氏隐孢子虫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 第59-67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5-67页 |
第六章 宁夏和新疆地区奶牛源微小隐孢子虫IId亚型家族群体遗传学研究 | 第67-75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3页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73-75页 |
结论和创新点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2页 |
ABSTRACT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