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运动目标多参数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基于时频差的运动目标被动定位第22-53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时频差信号模型第23-27页
        2.2.1 时延和多普勒效应第23-24页
        2.2.2 信号接收系统第24页
        2.2.3 频域信号模型第24-27页
    2.3 直接定位极大似然估计第27-38页
        2.3.1 算法推导第27-28页
        2.3.2 与现有算法的区别和联系第28-31页
        2.3.3 克拉美罗下界第31-33页
        2.3.4 仿真实验第33-38页
    2.4 基于时频差估计的定位解算算法第38-52页
        2.4.1 极大似然估计第40-41页
        2.4.2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第41-44页
        2.4.3 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第44-46页
        2.4.4 拉格朗日乘数法第46-47页
        2.4.5 半正定松弛法第47-50页
        2.4.6 各种算法的区别与联系第50-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基于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的运动目标主动定位第53-68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分布式MIMO雷达观测模型第54-56页
    3.3 极大似然估计及克拉美罗下界第56-58页
        3.3.1 极大似然估计第56-57页
        3.3.2 克拉美罗下界第57-58页
    3.4 两步定位法第58-67页
        3.4.1 分组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第60-64页
        3.4.2 仿真实验第64-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基于唯多普勒频率的运动目标定位第68-85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静止观测站唯多普勒频率定位运动目标第68-76页
        4.2.1 观测模型第69-70页
        4.2.2 直接半正定松弛定位算法第70-74页
        4.2.3 差分半正定松弛定位算法第74-76页
    4.3 运动观测站定位运动目标第76-80页
        4.3.1 观测模型及克拉美罗下界第76-77页
        4.3.2 直接半正定松弛定位算法第77-79页
        4.3.3 差分半正定松弛定位算法第79-80页
    4.4 仿真实验第80-84页
        4.4.1 观测站静止时的定位仿真第81-83页
        4.4.2 观测站运动时的定位仿真第83-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基于运动站唯多普勒频率的静止目标定位第85-115页
    5.1 引言第85-86页
    5.2 多普勒频率观测模型第86-87页
    5.3 唯多普勒频率定位求解算法第87-100页
        5.3.1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第87-92页
        5.3.2 间接半正定松弛法第92-95页
        5.3.3 直接半正定松弛法第95-97页
        5.3.4 仿真实验第97-100页
    5.4 多普勒频率测量与直线阵列测向第100-115页
        5.4.1 多普勒频率测量等效为线阵测向第100-103页
        5.4.2 二维平面中多普勒频率测向定位算法第103-107页
        5.4.3 三维空间中多普勒频率测量和线阵测向联合定位第107-111页
        5.4.4 三维空间中仅线阵测向的定位算法第111-114页
        5.4.5 本章小节第114-115页
第六章 基于到达时差和到达幅度比的定位第115-126页
    6.1 引言第115页
    6.2 测量模型第115-117页
    6.3 无自定位误差时的定位算法第117-120页
        6.3.1 半正定松弛方法第117-119页
        6.3.2 多项式求根方法第119-120页
    6.4 存在自定位误差时的定位算法第120-121页
    6.5 算法之间的关系第121-122页
    6.6 仿真实验第122-125页
        6.6.1 无自定位误差下的定位仿真第123-124页
        6.6.2 存在自定位误差下的定位仿真第124-125页
    6.7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126-127页
    7.2 研究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2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欠定盲源分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的研究并与阿拉伯国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