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及经济效果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1.3.1 对外援助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新兴援助国的界定 | 第13页 |
1.3.3 发展有效性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2.1 新兴援助国的对外援助体系 | 第18-20页 |
2.1.1 对新兴援助国的整体研究 | 第18-19页 |
2.1.2 对单个新兴援助国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 对外援助对援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20-23页 |
2.2.1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2.2.2 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分类研究 | 第22-23页 |
2.3 对外援助对援助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1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页 |
2.3.2 实证研究 | 第23-24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新兴援助国整体概况 | 第26-36页 |
3.1 新兴援助国及其分类 | 第26-28页 |
3.2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理念和动因 | 第28-30页 |
3.2.1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理念 | 第28-29页 |
3.2.2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动因 | 第29-30页 |
3.3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规模与方式 | 第30-33页 |
3.3.1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规模 | 第30-31页 |
3.3.2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方式 | 第31-33页 |
3.4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具体指标分析 | 第36-58页 |
4.1 对外援助理念与动因 | 第36-41页 |
4.1.1 中国对外援助的理念与动因 | 第36-38页 |
4.1.2 印度对外援助的理念与动因 | 第38-40页 |
4.1.3 巴西对外援助的理念与动因 | 第40页 |
4.1.4 俄罗斯对外援助的理念与动因 | 第40-41页 |
4.2 对外援助规模与方式 | 第41-50页 |
4.2.1 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与方式 | 第41-43页 |
4.2.2 印度对外援助的规模与方式 | 第43-45页 |
4.2.3 巴西对外援助的规模与方式 | 第45-48页 |
4.2.4 俄罗斯对外援助的规模与方式 | 第48-50页 |
4.3 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50-56页 |
4.3.1 中国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50-51页 |
4.3.2 印度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51-53页 |
4.3.3 巴西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53-55页 |
4.3.4 俄罗斯对外援助的分配 | 第55-56页 |
4.4 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经济效果分析 | 第58-66页 |
5.1 对外援助对贸易的影响 | 第58-62页 |
5.1.1 理论研究 | 第58-59页 |
5.1.2 实证研究 | 第59-62页 |
5.2 对外援助对投资的影响 | 第62-65页 |
5.2.1 理论研究 | 第62-63页 |
5.2.2 实证研究 | 第63-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对策及展望 | 第66-70页 |
6.1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未来展望 | 第66-67页 |
6.1.1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6.1.2 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的未来展望 | 第67页 |
6.2 中国对外援助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6.2.1 加强对外援助体系建设 | 第68页 |
6.2.2 增加对外援助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性 | 第68页 |
6.2.3 加强对外援助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效果 | 第68-69页 |
6.3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