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论文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石油钻井仿真相关技术 | 第15-25页 |
2.1 石油钻井基本技术 | 第15-18页 |
2.1.1 钻井工艺技术 | 第15-16页 |
2.1.2 石油钻井司钻的工艺流程 | 第16-18页 |
2.1.3 钻井事故及处理 | 第18页 |
2.1.4 石油钻井司钻技术 | 第18页 |
2.2 石油钻井模拟仿真技术和三维动画建模技术 | 第18-20页 |
2.2.1 钻井司钻模拟培训系统的建立 | 第18-19页 |
2.2.2 三维动画技术 | 第19-20页 |
2.3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2.3.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20页 |
2.3.2 虚拟现实系统的架构 | 第20-21页 |
2.3.3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 第21页 |
2.3.4 虚拟现实的工业应用 | 第21-22页 |
2.4 相关虚拟现实技术软件介绍 | 第22-24页 |
2.4.1 Unity 3D技术 | 第22-23页 |
2.4.2 EON技术简介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钻井司钻培训系统设计 | 第25-39页 |
3.1 VIRTOOLS简介 | 第25-28页 |
3.1.1 Virtools多样化的行为交互模块 | 第26-27页 |
3.1.2 Virtools的优势 | 第27-28页 |
3.2 钻井司钻培训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3.2.1 钻井司钻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3.3 基于C++BUILDER虚拟司钻控制台的编程实现 | 第29-30页 |
3.4 虚拟司钻控制台与虚拟井场环境数据通信技术的实现 | 第30-32页 |
3.4.1 双机通信机制 | 第30页 |
3.4.2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配置 | 第30-32页 |
3.5 钻井司钻培训系统控制主窗口设计与介绍 | 第32-38页 |
3.5.1 主菜单 | 第33页 |
3.5.2 参数设置 | 第33-36页 |
3.5.3 训练内容窗口设计 | 第36-37页 |
3.5.4 钻井参数设置编程实现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井场虚拟环境功能训练实现 | 第39-58页 |
4.1 钻井司钻及模拟培训系统概述 | 第39-41页 |
4.1.1 钻井司钻工程 | 第39页 |
4.1.2 虚拟环境交互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 第39-40页 |
4.1.3 动态建模技术 | 第40-41页 |
4.1.4 钻井司钻模拟培训系统发布 | 第41页 |
4.2 司钻训练内容控制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3页 |
4.2.1 转盘钻井控制界面窗口设计 | 第41-42页 |
4.2.2 转盘钻井控制界面 | 第42-43页 |
4.3 系统碰撞检测、鼠标跟随、辅助模块功能的实现 | 第43-49页 |
4.3.1 训练模块中碰撞检测的使用 | 第43-46页 |
4.3.2 鼠标跟随模块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6-49页 |
4.4 转盘钻井训练内容仿真实例 | 第49-57页 |
4.4.1 正常钻进训练模块 | 第50-53页 |
4.4.2 起钻训练模块的实现 | 第53-54页 |
4.4.3 接单根训练模块的实现 | 第54-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61页 |
总结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